近期,美豆5月合約下探至1350美分的振蕩區間支撐位置后反彈,9月合約破位下探至1250美分后獲得上升動力。4月份,豆類市場存在調整需求。
4月份之后國內供應壓力猛增
南美增產勢頭強勁,產量數據被進一步落實。根據3月份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月度供需報告,巴西、阿根廷總產在1.35億噸,同比增長27%。由于物流因素導致的巴西港口大豆發運延遲情況在4月份開始改善。按照約40天的運輸周期,南美大豆將自5月份陸續到達國內港口。
過去的半年中,國內大豆進口表現平平。按照4月10日海關公布的3月份進口大豆初值384萬噸計算,本年度1—3月份我國進口量同比下滑13.4%。按照作物年度計算,截至3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同比減少約270萬噸。相較去年近6000萬噸的數量,美國農業部對今年我國進口量的預估為6300萬噸,也就是說在未來6個月中,每個月的進口數量都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100萬噸,才可以達到預期的出口標準。如果這570萬噸的增量集中在南美集中供應上市的5—7月份到達國內港口,那么港口的庫存壓力將是巨大的。
在確定的供應壓力下,4月份相對來說還是二季度庫存壓力最小的時間窗口,這也為盤面的整固提供了機會。目前國內大豆港口存量降至2009年的水平,在港口庫存從400萬噸重回峰值的區間里,可以消化約300萬噸的庫存,可以預見,這個缺口補齊的速度也將是很快的,但時間節點不是現在。在期貨5月合約交割之前,國內大豆港口分銷價格、大豆加工產品價格都將受到較強支撐,這也給了國內大豆下游產品喘息的空間。
h7n9題材相對挺價油脂板塊
3月末爆發、至今未散的h7n9禽流感疫情受到了資本市場的普遍關注。受此影響,多地已暫停活禽交易。禽畜飼養市場表現蕭條,會直接影響飼料需求,后期配合大豆的大量到港,豆粕價格,尤其是缺乏新作題材的9月合約價格,壓力明顯。
油粕價格在壓榨利潤平衡中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豆粕遭遇的題材拖累對油脂價格有間接挺價作用。4月10日公布的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數據下滑至217萬噸,季節性的去庫存被看好,短期反彈的力量集中表現在9月合約上。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