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是人類賴以生存最為重要的消費必需品,其食用消費又以植物油為主,而作為植物油在我國又以菜籽油為主要品種之一,在國家食用植物油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顧2012年國家為抑制通脹,在庫存充裕的情況下,加快臨儲油脂、油料的出庫力度,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物價,致使油菜籽市場呈現以穩定偏強的走勢。展望2013年由于播種面積增加及天氣狀況良好,南美大豆取得了歷史性高產已成定局,使我國大豆到港量不斷增加,而全球油菜籽產量在本年度也將實現恢復性的增產,同時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后市油脂市場將彰顯著撲朔迷離,跌宕起伏的過程。為此,筆者經綜合分析:2013年國內油脂市場繼豆油、棕櫚油之后,菜籽油極有可能呈現其價格先高后小幅回落的經營格局。
一、2013年油菜籽生產形勢分析
眼下,正值長江中下游地區油菜籽生長的關鍵時期,據對蕪湖縣油菜籽生長情況調查,由前期的盛花期已逐漸步入終花期。從目前長勢由于受春節前雨水較多,光照不足,使移栽生長明顯遜色于直播油菜,而開春后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后期生長恢復性較好。據縣農技部門調查:油菜籽一類苗占50%,與上年持平;二類苗占40%,與上年持平;三類苗占10%,與上年持平。油菜種植品種為綿油12號、14號,蓉油16號,德油5號,秦油7號,均為油菜主推品種,其優質率達98%,充分顯現抗自然風險能力進一步加強。預計單產145公斤,較上年141公斤,畝增產4公斤,增幅2.83%。油菜籽開鐮收割預計在5月15——20日將陸續展開。
值得欣喜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彎腰曲背幾千年耕種油菜傳統方式將逐漸被取代,機械化耕種在我區域內得到逐步推廣,特別是一部分種糧大戶在種植油菜上逐漸形成規模,據統計調查我縣直撒播面積已達到40%,如六郎鎮周西村種糧大戶代二保同志承包1800畝耕地,其中播種油菜450畝,均采取直撒播,實行機械化耕作,達到了節本增效,據該戶測算每畝成本投入510元,較人工栽插和管理畝減少投入達456.5元,投入減少的主要因素是直撒播畝用工僅為2個勞動日,而較人工播種和管理要節省4個勞動日。
來源:中華油脂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