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上下厲行節約,政府部門嚴控公務消費”讓國內白酒業很受傷。作為高端白酒走勢的風向標,白酒份額化交易遇冷足以印證高端白酒業目前曲高和寡的孤寒。
2011年7月,北京金馬甲產權網絡交易有限公司與瀘州老窖聯手推出“國窖1573大壇定制原酒”,8萬壇被搶購一空。首個交易日,撮合成交價就高達8300元/壇,比6900元/壇的發售價上漲了20.29%,當天成交1078壇,成交金額894.74萬元。
不過,泡沫很快就破滅了。截至4月11日,“國窖1573大壇定制原酒”的成交價格已經降至3755.5元/壇,較發售價跌去了45.6%,年初以來跌幅為9.05%。與此同時,成交也變得異常的清淡。截至上周五,4月份累計成交數量只有53壇,大部分交易日甚至整天沒有一壇成交。
在“金馬甲”上交易的另外兩款白酒亦面臨價跌量縮的尷尬。其中,“塔牌手工冬釀私藏原酒2007”上市以來,雖然價格只跌了2%,但成交量卻極度萎縮。今年3月份僅成交746壇,較去年上市首月(2012年9月)的4906壇直線下降85%。4月份至今,只成交了231壇。
“60度天寶號古井貢酒年份原漿”今年3月一度摸高至8586.62元/壇,但截至4月12日,已經跌至6938元/壇,較峰值跌去近20%。單月成交量則從去年12月的460壇萎縮至今年3月份的320壇,4月至今,僅成交75壇。
“金馬甲”上線白酒遭遇狙擊并非特例,在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8款白酒產品有3款處于破發狀態。截至上周五收盤,沱牌“水晶舍得2012”報408元/瓶,比780元/瓶的發售價下跌了47.7%;西鳳酒“鳳香50年”報433元/瓶,較發售價800元/瓶跌去46%;古井貢“中國強2012”報584元/瓶,較發售價860元/瓶跌去32%。
其余5款白酒雖然沒有破發,但原因值得玩味。比如,去年11月14日上市的景芝酒業“國際芝香”采取3個月的價格擔保,即在期內保證每天的交易價格不低于發行價格的115%,低于則按照15%的年收益率進行回購。
火眼金睛
產能居高不下,需求量急劇萎縮,過去被譽為硬通貨的茅臺、五糧液等如今卻紛紛斷腕降價。毋庸諱言,高端白酒業寒冬已經到來,轉型勢在必行。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