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甕安縣按照現代農業要求,結合自身實際,以差異化發展模式打造白茶、黃金葉等精品茶,讓茶葉產業成為富民興縣的支柱產業。
“今年茶園相對往年要提前20多天開采,因為正好錯過了農忙,這段時間采茶的人比較多,每天茶園里都有三四百人在采茶,平均每人每天都可以賺到采工費100元以上,每天下樹的茶青都在2000多斤,現在農民種植茶葉的積極性都較高。”甕安縣嵐清白茶基地負責人胡佩溫告訴記者。
胡佩溫在甕安縣栽種的1000多畝白茶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效益,得益于甕安縣在茶產業發展這一塊所出臺的政策措施。
目前,甕安縣針對茶產業的發展出臺的系列的優惠政策,特別是針對白茶這一類精品茶,每畝除了可以得到1500元基本的補助外,還有一些管護及加工方面的補助,目的就是讓大戶帶動群眾,把種茶的收益轉化為農民的利益。
當地種茶農吳大姐算了一筆賬,她家的三畝荒山原來每年收入還不到2000元,改種白茶后,現在每天可以從里面采到茶青5斤左右,每天最少能賣500多元,和原來相比較每年的效益翻了好幾番。
近年來,甕安縣在茶產業發展上堅持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財政增稅為目標,堅持“統一規劃、集中連片,重點打造,名品至上”的原則,采取“政府引導,農戶主體,大戶帶動,龍頭拉動”的發展模式,依靠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實行“大戶、散戶、龍頭企業”三結合的方式,重點引進、培育一批茶葉龍頭企業,加快茶園基地規模化、標準化和專業化建設,積極發展茶葉中介組織,提高全行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狠抓茶產業發展。在2012年底,甕安縣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3.3萬畝,全年投產茶園產干茶1970噸,實現產值3861.2萬元,有效助推了茶農增收致富。
“去年甕安縣進入省重點茶葉發展縣,下一步甕安的茶產業主要走差異化發展路子,根據甕安的土壤條件,我們擬的方向是以白茶等精品茶為主的方向,目標是在三年內發展精品茶10萬畝以上,最后穩定在20萬畝左右,打造貴州乃至西南一流的精品白茶基地。”甕安縣委副書記、縣長尹德俊說。
甕安縣良好的茶產業發展勢頭吸引了科研人員和科研項目的介入,貴州省茶葉研究所所長周玉鋒就表示將在甕安縣嵐清白茶基地建一個白茶試驗示范基地,把一些科研項目拿到這里來實施,做出一些科研成果,讓甕安乃至相鄰的區域生態縣份共同享受這個成果,進而推動全省茶產業發展。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