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地區關閉活禽市場,消費者紛紛棄禽改吃水產品。同時,各地政府也出臺措施積極應對市場變化。4月8日江蘇省商務廳通報,積極引導大型農副產品市場及時調整貨源,提高水產品和其他替代家禽類的農副產品經營比例。
根據多地市場反饋信息顯示,消費者開始少吃禽類,改吃水產品作為蛋白質攝取的替代。南京滬江商貿城水產批發市場每天生意火爆,日交易量達100多萬斤仍供不應求。在杭州近江農貿市場內,賣水產的攤主劉師傅一臉倦容。“這段時間水產賣得俏了,早上2點多就要趕到蕭山新農都市場里趕著進貨,否則拿不到貨。” 劉師傅表示,平常進貨的時間基本在4點左右。
淡水魚類和蝦類,是批發市場內最近銷量增長最為明顯的產品。其中,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四大家魚和鱸魚、黑魚等雜魚的銷量,增幅巨大。在銷量大幅增長的同時,批發價格也正同步上漲。杭州市場上四大家魚的批發均價上漲0.8~1元/ 斤,雜魚的批發均價上漲0.5元/斤。
在上海叫停活禽交易后,魚、蝦、蟹等水產品近幾日成了菜市場里的“香餑餑”。上海家樂福有關人士表示,近期超市已適當減少了禽類供應。禽類減少的“空間”則由海鮮和牛肉取而代之,增加后者供應量。
雖然目前山東尚未發現h7n9禽流感病例,但省會濟南市禽類開始滯銷,而海鮮銷售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之前市場上常見的黑魚、草魚,現在進貨都不好進。”濟南經營活魚的孫老板說,“鮮魚進貨價一斤都漲了兩塊錢。有些魚去的晚了都搶不上。”(小蕊)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