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立平
隨著國內h7n9禽流感病例的增多,普通市民對待禽類的態度愈發謹慎。連日來,記者采訪發現,市場上雞肉及雞蛋的銷量受到較為明顯的影響,畜牧部門的監測顯示,肉雞活毛雞、蛋雞淘汰雞以及雞蛋的收購價格均出現了一定程度下降。
昨天上午10點,南開區澄江路菜市場,賣了近10年鮮雞的郝姐頗顯無奈,冷清的攤位與周邊的熙熙攘攘形成了鮮明對比,保鮮柜里存著滿滿的幾大盤未售出的雞胸肉、雞腿和翅中,她打算賣了這些暫時不再進貨了。“賣不動啊!現在人們很少買雞了。以前一天少說也得賣800元,現在我兩天還沒賣到200元。”該菜市場一位經營雞蛋的攤主向記者感嘆:“生意不好做了,一天的銷量從1000斤降到了400斤。”金鐘蔬菜批發市場的白老板也感到禽肉生意難做,干脆轉行經營起了水產品。
終端市場的變化很快反射到養殖基地。天津市鳳元養殖場是市內很多機關、飯店、幼兒園的直采基地,一天產蛋量達到2噸,作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近幾天鳳元雞蛋的銷售同樣受到沖擊。養殖場場長金殿庠說:“這幾天一些客戶退了合同,人們的這種恐懼心理我理解,但是也希望大家能保持理性。農業部多次檢測,我們的雞蛋合格率都是100%,好雞蛋賣不出去,真是急人啊。”
相比之下,部分與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協議或加入合作社的肉雞養殖戶日子稍顯“好過”,武清區一養殖戶告訴記者,合作社為減少社員損失,收購價不變,保證社員每只雞有1元至2.5元的利潤。
禽肉市場的冷清使水產品市場頗受青睞,紅旗農貿批發市場一位水產經營戶告訴記者,這些天店里迎來了春節后市場銷售的一個小高潮,不論海產品還是淡水魚,交易量都有至少20%以上的增長。
來源:天津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