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10年、2011年兩年的高速發展和2012年的平穩發展后,業內人士認為,2013年我國農產品貿易將進入到一個調整期,預計出口增速在5%左右,進口增速在10%左右,農產品貿易整體增速在8%左右。
從2013年一季度大宗農產品進出口情況或許可以預見2013年我國農產品貿易發展勢頭的倪端。
國內外糖價倒掛刺激國內進口
數據顯示,3月我國食糖出口5364噸,增長36.6%,環比2月份出口增加2643噸。一季度累計出口食糖12461噸,增長6.5%。3月食糖出口價格為836.32美元/噸,較2月下降33.22美元/噸;一季度食糖平均出口價格為852.58美元/噸。
東方艾格糖業分析師高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季度我國出口的主要是精制糖。精制糖的主產國為日本、韓國,我國精制糖質量雖不如日韓兩國,但在出口價格方面有競爭優勢,這是出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進口方面,2013年1~2月我國進口食糖32.4萬噸,同比增長37.2%,進口額1.7億美元、同比增長17.5%。市場預計一季度將有50萬噸左右的原糖到港。“國際糖價持續低迷是刺激國內進口的重要因素。”高旺解釋說,2012/13榨季全球主要產糖國均處于增產周期,國際食糖供給過剩嚴重,國際糖價低迷,造成配額內進口利潤豐厚,極大刺激了國內食糖進口。配額內進口糖完全成本僅為4600~4700元/噸左右,每噸低于收儲價1500元。
隨著國內外食糖價差的不斷擴大,我國食糖進口量快速提升,11/12榨季進口量已達到426萬噸,食糖進口依賴日趨嚴重。
在高旺看來,未來進口趨勢取決于國內食糖進口配額的發放以及國際糖價走勢。
商務部網站公布,2013年食糖進口配額維持194.5萬噸不變。但是配額的發放至今尚不明朗,仍需關注后期發放動態。
國際糖價方面,高旺指出,供應過剩一直制約著糖價上漲。
來源:新農村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