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9日,我國冬小麥產區4月份降水量為正常值的83%,平均氣溫低于正常值1.1攝氏度。
由于清明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明顯降溫,各主產省的氣溫均下降到往年正常值以下,而降水狀況各地差異較大。
具體來看,河南、山東、河北、安徽和江蘇氣溫分別比正常值偏低0.3攝氏度、2.1攝氏度、2.6攝氏度、1.0攝氏度和1.0攝氏度,降水量分別為正常值的57%、38%、92%、10%和119%。
整體來看,降水量較前期增加和氣溫下降有助于保持土壤墑情,對冬小麥后期生長有利。據農業部農情調度和各地反映,冬小麥返青苗情是近5年最好的一年,目前一、二類苗比例為87.2%,同比增加0.4個百分點,比冬前提高2.2個百分點,是近5年同期最高值。
從各地信息來看,冬小麥作物狀況與去年相比持平偏好。國家防總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北方冬小麥產區大部分小麥長勢較好,但陜西關中地區、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等地土壤墑情不足,冬小麥出現旱情。從總體情況來看,旱情較往年偏輕。
國家防總4月初統計,當前全國耕地受旱面積為1.1億畝,低于往年同期2.3億畝的平均值。受旱地區主要分布在云南、甘肅、河南、四川、湖北等地,其中西南、西北部分地區旱情較重。目前,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等主產區冬小麥已全部進入返青、拔節、孕穗期,冬小麥總體苗情為近5年來同期最好。加之山東等地“棉改麥”使得冬小麥播種面積增幅較大,為今年小麥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陳康)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