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的食品安全問題曝光,讓民眾日漸麻木,第一時間的反應已經不是憤怒,而是無奈,很多人苦中作樂,編起段子進行調侃。如何從源頭上控制食品質量,是當下解決食品安全所面臨的根本問題。
吃是老百姓最重要的生活內容,食品的問題出現麻煩,就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小到個人的身體健康,大到社會的安全穩定。最近國內頻頻爆發的“牛肉膏”、“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饅頭”等新聞事件,不僅在拷問企業家的良心,而且在沖擊著民眾的“心理防線”。
中央“一號文件”出臺,密切關注食品安全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發布,全文約10000字,共分7個部分26條,文件提出要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包括: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綜合協調聯動,落實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責任,加快形成符合國情、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體系。健全農產品(000061)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同時,對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明確諸多要求,如健全農產品、嚴格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等。廣大民眾都期待相關部門積極落實,早日讓百姓餐桌更安全、吃得更放心。
推進農業標準化,改良肥料是關鍵
實施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條件。而節肥增效、保障食品安全,是農業標準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當今我國農業整體種植水平較低,以家庭為主體的生產模式占主導地位,農戶長期超量施肥,不僅通過化肥流失污染環境,還導致土壤板結。我國化肥利用率一直非常低(碳銨不足20%,尿素不足60%,磷肥不足20%,鉀肥僅為45%左右),嚴峻的形勢要求化肥企業加快實施化肥增效改良,推進我國生物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進程,推進我國農業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與產研學的協調合作,加快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進程,這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
復合肥行業高端產品的領跑者——芭田股份(002170)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