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一早,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艘滿載活魚的船告別浙江奉化桐照碼頭駛往韓國。這是浙江奉化市新聯漁業有限公司今年出口的第一批活魚,共32噸,其中20噸鱸魚、12噸紅魚。按正常航行速度,50小時后就可到達韓國市場。
奉化桐照村,浙江奉化市新聯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國存的養殖漁場就在這里。每年該公司都會有不同品種和規格的活魚出口到韓國。據了解,目前該公司有兩個養殖基地,近5000只網箱,認證養殖的品種有鱸魚、黑鯛、紅魚、真鯛4個品種,是寧波市首家通過gap認證的水產養殖企業,也是寧波地區最大的活魚出口基地。2009年該公司的養殖場還成為了寧波地區首家“區域化管理”基地。
“活魚是奉化特色出口水產品,由于出口風險很高,所以我們養殖的每一步都嚴格按照標準來進行。”林國存在公司建立之初就與當地上百戶養殖戶建立了產銷合作關系,要求他們嚴格禁止使用違禁藥物,把每天水溫、投餌數量、用藥等情況一一記在養殖日志上,做到有據可查。2011年12月底,為了理順檢驗檢疫業務關系,寧波奉化檢驗檢疫局承擔起了奉化地區出口活魚的檢驗監管任務。由于區域地理優勢明顯,林國存的活魚出口通關檢驗流程比以前更加快捷和便利了。
“家門口服務”效率高
出口活魚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檢測的速度,有些項目的檢測必須為活體魚。林國存深有感觸地對筆者說:“以前出口的活魚要拿到寧波檢驗檢疫局去抽樣檢測,一來一回就要4個小時。這其中也不乏魚因為缺氧而死亡,就要重新抽樣。現在不一樣了,奉化局為我們提供了‘家門口’受理服務,只要將樣品送到奉化局的技術中心,半小時就到了,到實驗室后每條魚都是活蹦亂跳的,檢測速度也更快了,平均可以減少兩天的檢測周期,讓我們贏得了時間、贏得了客戶,更贏得了經濟效益。”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