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位于蝶山區夏郢鎮鳳凰村的梧州大自然品牌蔬菜基地看到,去冬種植的菜心、芥藍、空心菜、麥菜等葉菜類的采摘已經接近尾聲,部分菜地已經清理,并種上新的品種,兩臺大型拖拉機正在整理菜地,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大自然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鐘衛軍說,近期,蔬菜開始換季,蔬菜上市量逐漸減少,該基地現在每天的上市量約200多公斤。在蔬菜換季時,葉菜類價格也較高,其中菜心為每公斤8元。
“隨著季節的轉換,氣溫逐漸升高,不適宜大面積種植葉菜類,公司經過市場調查,決定種植新的品種———水果玉米。這種新品種在市場上較受歡迎,價格也相對較高,但也有技術難度,成熟后必須在三天內采收完成。”鐘衛軍告訴記者,4月至9月期間,計劃在250畝的基地上,按照“工廠化生產”模式,從錯開播種時間的方式,種植水果玉米,確保每天都有新鮮玉米上市。目前,該基地剛種下水果玉米,但已經有超市、企業聯系,實現訂單式農業發展。
鐘衛軍還介紹,今后,基地將根據氣候變化和市場的需求,種植受歡迎的農作物新品種,樹立特色農業品牌。同時,從現在起,加強未開墾的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土地平整、安裝噴淋設施、冷庫等,擴大基地面積,種植更多的特色蔬菜和特色農作物,樹立梧州農業特色品牌。
其實,除了大自然品牌蔬菜地擴大基地面積,根據季節調整種植品種外,岑溪市、蒙山縣、藤縣、蒼梧縣等縣(市)原有的品牌蔬菜基地進行季節農作物調整,改種水果玉米、時令蔬菜、供港蔬菜等,并按照連片租地、規模開發、冷鏈化運銷、企業化經營、現代化管理的“工廠化生產”方式,加大品牌蔬菜基地建設力度,引導品牌蔬菜基地按產業化、品牌化的要求組織生產,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投產的品牌蔬菜基地面積達7510畝,今年我市將新增品牌蔬菜基地3000畝,使全市品牌蔬菜基地達到1萬畝,品牌蔬菜基地不但成為我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示范樣板,還創新返聘租田農民當工人、與公司合作種植等模式,實現政府、企業、農戶多方共贏。(念蕾)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