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余姚慈溪榨菜提前一周迎來豐收季,眼下榨菜已經在池子里腌制了,在余姚臨山、黃家埠、泗門、小曹娥等榨菜主產地,可以看到一個個的榨菜池子,被埋得嚴嚴實實。昨天,余姚市榨菜協會會長章苗康告訴記者,今年榨菜產量高,空心頭少,不僅農民有個好收成,加工企業生產出來的精包裝榨菜質量也將提高。
今年每畝榨菜增收20%以上
“我們三畝半的榨菜,共賣了1萬多元,產量最高的一畝,就賣了4000元。”昨天,望著堆在田中央已發黃的榨菜葉,余姚泗門鎮小路下村村民嚴小紅笑瞇了眼。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榨菜提前豐收,不僅產量高質量好,價格也平穩,與去年每畝榨菜3200元左右的收入相比,今年農戶們的收入提高了20%以上。
嚴小紅告訴記者說,去年冬季以來,氣溫較低,雨水合適,給榨菜生長提供非常有利的條件,他們家的榨菜畝產達到了4500公斤,而去年只有3500公斤。“今年空心榨菜少,直接提高了榨菜的質量。”
不僅如此,今年穩定的榨菜價格也給農戶增收提供了有利條件。嚴小紅還記得,去年收割榨菜時,前后價格波動較大,影響到了一些晚收割的農戶收成,而今年榨菜收購價比較穩定,每公斤鮮頭收購價基本上在0.75元到0.80元之間。余姚市榨菜協會會長章苗康告訴記者,去年年底,余姚市榨菜協會經與各榨菜加工龍頭企業共同協商,出臺了鮮頭收購中心價,受此影響,今年余姚榨菜種植面積達8萬畝,比去年增加約5000畝。
榨菜成品需10多道工序
有了好的原料,還要有好的加工。從收割上來的新鮮榨菜,到最終吃到嘴里的成品榨菜,這一過程的轉變要經歷10多道工序。種在田里的榨菜首先要“去腦”,也就是要用專門的榨菜刀去掉菜葉和嫩頭,然后,這些榨菜就要在池子里住上一段時間。記者看到,這些池子或是由水泥砌成,或是在地里挖掘,長、寬為5米,深約4米。“榨菜倒入池子后,要根據一定的比例,灑入鹽,一般是鋪一層榨菜,灑一層白花花的鹽。”在余姚市臨山鎮浦西村一榨菜收購點,一位來自安徽的灑鹽大哥說。
腌制的作用就是為了榨出酸水,在池子里先呆上一個星期左右,榨菜被撈上來后還要進行復腌。幾個月后,除了很小一部分被整個圓頭出售外,絕大多數榨菜被裝箱入庫,進入到流水線,去根莖,放入味精、辣椒、香辛料等調料,切片切絲,加工成可方便食用的小包裝,做成五花八門的榨菜成品。章苗康說,現在榨菜加工中都不用防腐劑苯甲酸鈉,采用巴氏殺菌法,在真空包裝袋中,榨菜要放入85至90℃的熱水中泡澡殺菌,時間控制在12到15分鐘。
來源:中國寧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