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逛菜場的史先生網上發帖吐槽:近日超市蔬菜價格上漲不少。記者了解到,近期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外地蔬菜進漢量少。業內人士預計五月份,菜價或將出現整體回落。
多種蔬菜同比上漲
部分蔬菜價格翻番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史先生吐槽的超市探訪。看到蔬菜區內,小白菜4.3元/斤,大白菜秧4.35元/斤,波菜5.45元/斤,青豆角7.99元/斤,紅莧菜4.99元/斤。
與超市相比,集貿市場里因為可以還價,所以價格稍微會便宜一些。記者走訪了北湖集貿市場、臺北一路集貿市場和西馬路菜市場,小白菜的價格基本在3.5元/斤左右,大白菜秧則在4元/斤左右,莧菜一般4.5元/斤,辣椒則比較貴,最低價也要5.8元/斤。多名菜販告訴記者,4月以來菜價都較高,一些大家習以為常的“便宜菜”,其實賣得更貴。
隨后記者從四季美批發市場了解到,與4月份的第一周相比,有近20種蔬菜上漲,如番茄漲了38%,辣椒漲22%,萵筍、白蘿卜、土豆等漲幅都在20%以上,其中少數蔬菜價甚至翻倍上漲:大白菜漲了146%,花菜漲了289%。
本地蔬菜部分斷檔
外地蔬菜來漢減少
武漢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郊區部分蔬菜處于換季進入斷檔期,而漲幅比較大的大白菜、花菜、包菜等,現在基本上都屬于外來蔬菜,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蔬菜價格上漲。
白沙洲大市場的負責人也介紹,近期南方地區降雨較多,北方地區甚至持續下雪,影響了外來蔬菜的生長和運輸,種植成本和物流成本相應上漲,從而推高了來漢的菜價。前期大眾化蔬菜價格偏低,產地出現拔菜改播,結果產地供應量大降,導致大眾化蔬菜價格大漲。
此外,農業部門分析稱,禽流感影響讓市民更多地選擇吃蔬菜,擴大了需求,而“清明”小長假結束后,各大院校團購量增加,也抬高了菜價。盡管大多數蔬菜漲價的同時,也有不少熱門蔬菜價格穩定甚至下跌,武漢市農業局的數據監測顯示,茄子、泥蒿、小白菜、黃瓜、蓮藕、絲瓜等蔬菜批發價有小幅下降,最大降幅達到7%左右。
武漢農業部門分析,預計五月份后,郊區蔬菜生產進入高峰,菜價或將逐步回落。
來源:楚天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