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珠海地區海鱸塘邊購價0.8-1.3斤規格魚為8.8元/斤,1.3斤以上規格不超過8.0元/斤。此前當地海鱸跌至最低價5元/斤,而成本價高達8元/斤左右,意味著養殖戶每銷售一斤魚便虧3元。
據白蕉鎮海鱸收購商李老板介紹,此次價格上漲主要是受h7n9禽流感的影響,致使海鱸銷量有所增加。按照目前的價格,養殖戶還有一點盈利空間,但養殖戶出塘的熱情并不高,心情依舊沉重。
全額賒銷或將止步
4月13日上午,筆者來到白蕉鎮新二村七隊劉老板的塘口,他養殖了50畝海鱸,有40畝在價格為5元/斤的時候出售,今天刮售剩余的10畝海鱸,算下來虧損達40多萬。劉老板望著即將出塘的海鱸一臉愁苦:“這兩天價格好了一點,聽說還會漲,但是晚一天出魚,就要多投一天的料多用一天電,成本就會增加;海鱸密度又大,溫度升高,魚容易缺氧死亡;最重要的是其它塘已經投苗,沒錢付水電費,去貸款根本貸不下來,只能賣魚了。”
劉老板的遭遇,在今年的海鱸養殖戶中并不是個例。“養殖者的心態類似于賭博。海鱸價格高漲時,村民一夜暴富,甚至買下雷克薩斯、奧迪等豪車,于是眾多養殖戶開始跟風養殖,終于在2012年導致積壓爆發。如今行情低迷,養殖戶卻心存僥幸,認為價格會暴漲,寄望于賭一把。”江門粵海飼料有限公司負責海鱸料市場銷售的馬興銘惋惜道,其所在公司是海鱸料最大的生產商。同時他預估,“海鱸市場價能低于成本價兩元以上是很不正常的,低迷行情很可能持續到明年上半年都不會有太大改善。”
養殖戶紛紛虧損,飼料企業和經銷商日子也不好過。全額賒銷讓經銷商和飼料廠的錢壓到了養魚塘中,雖然銷量增加了,但也埋下了隱患。如今養殖戶無力還款,加上原料高漲、市場爭奪戰等因素,使得經營進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斗門白蕉鎮的飼料經銷商黃連康,其每年飼料銷售額占到全鎮的8%左右。據他介紹,目前很多經銷商的資金仍沒有收回。“現在經銷商主要是減少賒銷力度,抓緊時間回收資金,縮量做穩。”黃連康說。經銷商經營重心的變化,某公司飼料業務員耿飛直言飼料不好銷售。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