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漲殺跌并不適合葡萄酒投資,葡萄酒應該做長期投資。長期來看,名莊酒的年均回報還是可以讓投資者實現資產保值的。在介入之前,投資者首先要喜歡葡萄酒,慢慢去了解專業知識,而不要把葡萄酒當成股票那樣的純粹投資品。
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葡萄酒也不例外。
在國內,拉菲部分產品的下跌幅度超過了50%,其他名莊酒也出現價量齊跌的局面。2011年和2012年,倫敦葡萄酒交易平臺的liv-ex佳釀100指數(該指數追蹤各國的名莊酒)分別下跌了14%和9%(在2009和2010年,該指數分別上漲了15%和40%)。另一方面,根據全球主要葡萄酒商業拍賣行發布的數據,2012年全球珍稀葡萄酒的拍賣額下降了19%,從2011年的4.78億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3.89億美元,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第一次下降。
“過山車”行情不僅套牢了不少經銷商,也讓不少投資者開始重新思考葡萄酒的投資思路。在泡沫破裂之后,“謹慎”的態度開始蔓延。
泡沫破裂還是正常回調
由于產量的稀缺和國內買家的追捧,拉菲系列葡萄酒的價格曾一路猛漲,讓不少投資者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得到了50%以上的收益。法國國家釀酒師張言志說,追漲殺跌并不適合葡萄酒投資。有的投資者發現2009年和2010年的拉菲價格高,漲幅也更大,就預計2011年的行情也會很好,開始大手筆買入。有的人帶著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到波爾多買酒,這種“哄搶”導致了不正常的上漲。而2011年底以來,名莊酒價格下跌,投資者又認為是市場趨勢變了,甚至是崩盤了,開始大筆甩貨,結果沒人敢買了。
據張言志分析,細看這一輪行情,可以發現國內投資者對葡萄酒的特性還不是特別了解。在白酒投資中,一個品牌是一個產品,比如說,2009年和2010年產的茅臺品質是一樣的。可年份不同的葡萄酒的品質會有很大差異。2009年和2010是兩個好年份,價格高一些有合理的因素,而2011年是一個不好的年份,價格下調也是一個自然的調整。可很多投資者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
市場炒作加劇了自然的價格波動,那么2013年,葡萄酒價格走勢將會如何呢?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