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板貴花椒俏著呢,都已賣到國際市場上去了,前幾天兩個韓國客商來叫我今年無論如何要給予留1000公斤。這次板貴石漠化治理生態修復高效農業示范園被列入貴州省“5個100工程”中“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小小花椒有望成為椒農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黃金椒"了。”近日,關嶺板貴花椒食品香料公司羅昌榮興奮地對筆者說。
據了解,關嶺縣板貴石漠化治理生態修復高效農業示范園區被列入貴州省“5個100工程”中“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今年,該縣將投入4597.5萬元啟動改擴建板貴石漠化治理生態修復高效農業示范園,通過打造石漠化治理生態修復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帶動農業產業化建設推進同步小康進程。
該縣板貴鄉地處花江大峽谷喀斯特低熱河谷地區,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鄉發動廣大干部群眾在石旮旯里實施石漠化治理工程30000畝,種植花椒20000余畝,目前平均畝產500余斤,平均每畝產生效益3000余元。作為花江峽谷地區特有的經濟作物,板貴花椒歷來“以香味濃、麻味重、產量高”而聞名西南地區,花椒種植不僅形成了板貴獨自的特色,而且以其產品優勢成為廣大消費者認可的“板貴花椒”品牌。每年全國各地有近百家客商慕名前往板貴收購花椒。
2005年,該縣引進的“紅肉型”火龍果到板貴鄉試種,2007年正式投產,并在2007年成都國際農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2008年以來,關嶺自治縣委、縣人民政府將該項產業作為創建綠色經濟強縣和推進喀斯特山區石漠化治理的重要途徑之一,大力整合項目資金,截止目前已建立火龍果生產基地4500畝,目前投產面積1000畝,平均畝產值萬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十二五”期間,關嶺火龍果產業將依托各類項目資金的扶持,在北盤江及打邦河流域沿岸,海拔650以下低熱河谷區域達到2萬畝種植規模。
來源:金黔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