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開海捕撈的黃金季節,市場上多數水產品送入降價通道。不過,受需求量影響,包席上曝光率極高的白花魚、魯子魚等身價與銷量分別上漲了10%和40%。而接下來的升學宴、秋季婚慶季或將支撐起屬于它們的絕對“牛市”。
“這才幾天,買一條魚就得多花好幾元錢?”魯子魚、白花魚、鰱魚等或許是眼下水產品市場逆市上揚的為數不多的水產品了。4月中旬以來,市場上扇貝、黃蜆子、白蜆子、蝦爬子等多種海鮮隨著開海的“進度”,出現價格下滑,降幅為10%—30%。據鐵西凱興啟明農貿市場一水產批發商稱,蝦爬子可以說是一天一個價兒,價格不斷向下使勁。
但與之相反的是,白花魚、魯子魚等包席常用水產品的價格卻照比十天前上漲了一成。比如,白花魚從8.5元/500克漲至9.5元/500克,魯子魚從9元漲到10元—11元/500克。近一周來,我市多家農貿市場清早一開板兒,水產品銷售區就比前段時間熱鬧許多。“魚賣得挺快,這不就是包席開始集中用了么!”據鐵西凱興啟明農貿市場一水產商介紹,自己的攤點每天僅魯子魚、白花魚這兩種魚的銷量就多達1500—2000公斤,占每天水產總銷量的三成。再算上包席常用的花鰱、鯉魚等淡水魚,總銷量比此前增加了40%。
據多個水產商預測,包席常用水產品價格或已進入上升通道,因為五六月的結婚旺季后,緊隨著七八月的升學包席,隨后九十月的結婚旺季馬上又至,所以像包席水產品的價格或將一直保持高位運行。
來源:千山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