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上,滿山郁郁蔥蔥,采茶大娘揮舞著纖纖玉指,唱著古老的茶歌;茶廠里,制茶師傅慢條斯理,摸、看、聞、挑······這才悠悠然的放進茶鍋,反復摩挲;茶市中,一排排茶點琳瑯滿目,茶商們坐在搖椅上細細品茗,三五顧客自挑自揀,慢慢品評·······
這就是中國名茶之鄉——光山縣涼亭鄉春夏秋三季的真實生活寫照。又是一年茶滿山,筆者慕名來到“萬畝松雜萬畝杉,萬畝板栗萬畝茶”的林茶之鄉涼亭鄉,實際感受茶鄉人那悠然自得的茶鄉慢生活。
據資料記載,清朝中葉,該鄉街道上,“建有亭,有柱無墻,重檐挑角,亭間有石條、石凳位于路中,來往行人從中穿行,亦可歇息乘涼,”故得名“涼亭”。近年來,勤勞智慧的涼亭鄉人在該縣大力推動茶產業發展的大好形勢下,茶經濟發展迅速,茶文化旅游日漸豐富,卻依然保持著悠然自得的茶鄉慢生活,成為該縣人民心中神往的“桃花源”。
該鄉是典型的淺山區鄉,森林覆蓋率達62.5%,。山地和丘陵土壤肥沃,宜茶面積大,無任何污染排放,達到綠色食品茶、有機茶環境要求,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境內“三山”(賽山、梁山、馬山嶺)“一寺”(香龍寺)形成四條茶葉經濟帶。舉鄉興茶是該鄉最大的特色,全鄉總人口2.3萬多人,每年從事茶產業人員達8500多人,全鄉區域總面積8.5萬畝,其中茶園面積3.1萬多畝,人均茶園面積1.35畝,茶產業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百分之六十以上。全鄉人民一直都在圍繞“茶”字做文章,從鄉黨委政府到普通群眾,從滿面蒼桑的老人到蹣跚學步的孩童,都認準一件事:念好茶葉經,過好新生活!
“我們涼亭鄉的一個傳統,每一屆鄉領導在離任時,都會叮囑繼任領導:涼亭鄉最大的資源優勢就是茶產業,帶領全鄉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都必須在茶上做文章。一屆屆下來,就像接力賽跑一樣,形成了傳統。”該鄉黨委書記汪鋒普深情回憶。
現在該鄉年產干茶80萬公斤,年產值6000多萬元,茶葉銷售全國及海外,現在有無公害茶園18000畝,有300畝茶園及4個茶葉加工廠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認證中心給予有機茶認證,多年來,該鄉因茶葉獲得國內外各種獎項110多個,其中金牌獎項50多個,可謂名副其實的大別山金牌茶鄉!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