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要求進口乳品入境需經風險評估,并符合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還明確了“首次進口”的概念。而非首次進口乳品檢測項目也已被列出,其中的乳品種類包括煉乳、干酪、牛初乳粉等12種,檢測項目涉及真菌毒素、污染物、重金屬、非法添加物等上百個衛生安全指標。
從此前多種進口奶粉被曝發現活蟲、上百噸洋奶粉入境被查不合標準,到最近的新西蘭奶粉含二聚氰胺、“美素麗兒”摻假……近年來,問題洋奶粉接連曝光。日前,記者獲悉,為保障中國消費者權益,進口乳品的“門檻”將被提高。從下月1日起,“批批都檢”、“項項都驗”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入境需經風險評估
記者從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官網了解到,新規要求進口乳品入境需經風險評估,并符合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進口商要公布乳品種類、產地、品牌等信息,記錄進口乳品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編號、名稱、生產日期或批號、保質期、出口商和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記錄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同時,新規還明確了“首次進口”的概念:無論被檢乳品此前是否有進口記錄,5月1日起,境外啟運的某一產品從某一口岸第一次進口均視為首次進口,這類乳品報檢時應提供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列明的項目檢測報告。而非首次進口乳品檢測項目也已被列出,記者注意到,這其中的乳品種類包括煉乳、干酪、牛初乳粉等12種,檢測項目涉及真菌毒素、污染物、重金屬、非法添加物等上百個衛生安全指標,其中,乳基嬰幼兒配方食品一類就占34項。此外,為防止冒牌洋乳品進入中國,對于進口乳品標簽上標注的國外獎項、榮譽、認證標志等內容,新規將要求進口商提供經外交途徑確認的證明文件。
八成洋奶粉中國造
據了解,自從國產品牌奶粉出現三聚氰胺事件后,大批中資乳企就開始到海外注冊商標,或者“貼牌”進口產品。日前,中國進口奶粉市場曝業內公開已久的秘密:目前,國內100多個洋奶粉品牌中有八成是中國造。
來源:天津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