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果蔬貯藏保鮮技術的發展,全國各地相應建起許多大型的冷藏及氣調保鮮庫,并實行企業化管理。然而,由于質量標準意識較差,標準實施缺少明確的監管部門,政府投入資金有限,宣傳、示范推廣力度。
雖然我國水果產量很大,但國內水果價格低,“賣果難”問題經常出現,水果生產快速發展的勢頭受到抑制。而且中國水果以本國消費為主,參與國際貿易的比例一直很低,出口量不到國際水果貿易的3%。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采后商品化處理落后,外觀質量較差,導致水果的市場競爭力比較弱。根據水果產銷趨勢可以發現,水果產值的大部分是由產后處理和產后加工創造來的。水果的產后商品化處理包括清洗、打蠟、分級、包裝。分級是果品商品化處理的重要環節,它在技術方面發展最快并在最近,幾年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國內果蔬貯運保鮮設備基本情況
目前我國國內水果商品化處理過程中的清潔、打蠟設備已經比較成熟,關鍵在于分級技術還比較落后。水果的分級指標包括外部品質和內部品質兩個方面。水果外部品質的主要分級指標是水果的果形、大小、色澤、表面質量和顏色等。其中水果的表面質量可以通過表面光潔度、表面缺陷(斑點、污點、爛壞)、損傷來描述。內部品質指糖度、硬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標。
國內目前能生產的水果分級設備基本還限于機械分級階段,主要進行大小、重量的分級。目前我國研制的6gf—1.0型水果大小分級機,采用先進的輥、帶間隙分級原理,工作時分級輥做勻速轉動,輸送帶作直線運動,當果實直徑小于分級輥與輸送帶之間的間隙時,則順間隙掉入水果槽實現。
我國國內的自動分級設備基本還處于實驗室階段。我國水果質量檢測中使用的水果品質自動檢測生產線多為進口設備,這種進口設備是針對大農場生產所設計的,在我國小農戶產品的檢測中并不實用。
由于國內對水果品質檢測及自動分級研究時間不長,雖然有一些成功的研究,但遠談不上大規模推廣應用。因此,還存在許多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如國內研究的對象大多在靜態的狀態下進行,另外以前對水果研究主要的是單渠道單指標的分級,對水果的多個品質指標進行檢測時,處理速度較慢。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