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水產局堅持“綠中求特,特中求精,品牌引領”的產業工作思路,重點實施水產良種場、老舊池塘改造和水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技術創新與推廣體系等項目建設,加快特種水產品和生態健康養殖步伐,突出發展鱖魚、小龍蝦、黃鱔、龜鱉、河蟹等名優水產品養殖,產業發展成效明顯,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
全市放養面積穩定在14萬畝(不含蝦稻連作面積),投放魚種1.3萬噸,增8%,其中優質魚種投放9800噸,達到80%,一季度全市水產品產量6000 噸。名優水產養殖比例達50%以上,其中河蟹養殖面積超過2萬畝,網箱養鱔6萬口,龜鱉養殖面積1.5萬畝,小龍蝦養殖面積6萬畝,鱖魚套、專養面積 6.5萬畝。優勢水產品的養殖面積和投放比例同比增加8個百分點,均達到80%。全市生物肥使用率已達80%以上,治療暴發性魚病和細菌性魚病的中成藥比例大幅上升,目前已占50%以上。
一是加強水產科技知識培訓。春節一過就開始實施水產科技知識培訓計劃。目前已組織水產技術培訓30場(次),培訓養殖戶0.5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000余冊(份),發放水產技術簡報2期8000余份。同時選派技術骨干深入基層,了解養殖農戶的生產所需,進行現場指導。市水產局專門從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抽調了3名高中級技術骨干,組成巡回指導專班,深入生產第一線,幫助解決養殖戶的技術難題,確保漁農收入增加。
二是強化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南海、大湖、豆花湖漁場投入10多萬元改造苗種繁殖設施,大湖水產養殖場投資10多萬元對湖泊堤防進行了整險加固,南海水產養殖場投資40多萬元建設了2公里通場水泥路;老城漁場投資30多萬元對湖泊堤防進行整險加固。全市改造精養魚池3000畝,新挖精養魚池1000畝。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