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惠州市民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贊偉記得很清楚,今年四月起的暴雨、陰雨天綿延了22天。這意味著公司1500畝菜地里的蔬菜瓜果“生死未卜”。
菜農與天氣之間,是彼此依存又相互博弈的關系。沒有異常天氣,菜賤傷農;異常天氣一到,菜價高了,天災又難免讓菜農受傷。受4月初強對流天氣影響,包括林贊偉公司在內的民福農業、偉聯農業、龍門均記現代農業等3家蔬菜基地因遭受暴雨、暴風、冰雹襲擊,蔬菜種植大面積受損。經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初步核定,有3100畝蔬菜損毀,涉及賠付金額102萬元。也是今年,這幾家蔬菜基地第一次接觸了政策性蔬菜種植保險這一新興事物。
今年:大雨來得格外猛烈
4月5日上午,一場暴雨傾盆而下,民福蔬菜基地內,一壟壟菜地瞬間被雨水灌入,小菜苗被雨水沖刷連根拔起,120畝剛剛開始生長的幼苗無一幸存。另外30%約60畝準備收成的大菜受損,50%約60畝接近長熟的中菜受損。還有80畝瓜果受損,總計受損面積380畝,實際上,這是后來保險公司核定的受損面。
林贊偉擺擺手說,“有什么辦法呢,只能看著。”對于看天吃飯的菜農,連綿的暴雨加陰天,無異于“雨災”。稍大的雨可能形成內澇。即使不大的雨,生長的菜一旦被淋,打掉葉子或者沾上泥巴,客人就不會要了。
與林贊偉的民福相比,龍門均記的損失更為直接和慘烈。受冰雹和大風影響,均記蔬菜基地約1700畝蔬菜無一幸存,大風吹走了123個大棚,一夜之間這一季的收成便泡湯了。記者了解到,受異常天氣影響,惠陽某個蔬菜基地已經停場,工人全部放假。
價格:菜價翻倍逼近肉價
雨一停,林贊偉和菜農就穿上雨衣雨鞋下到地里,把被浸泡和淹沒的菜苗清理走,在光禿禿的菜壟上繼續播種新一輪的種子,因為種子成本低,說不定天氣好轉,能扭轉一部分損失。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