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顯示,今年2、3、4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在1090萬噸左右,遠低于上年同期的1354萬噸,也遠低于正常壓榨所需,導致今年以來國內大豆庫存持續下降。截至上周末,國內庫存已降至405萬噸左右的偏緊水平,遠低于上年同期的庫存量475萬噸。
監測顯示,目前南美港口擁堵狀況正在改善,裝運將逐漸恢復,未來幾個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將明顯增加,預計5月份到港量530-550萬噸,6月到港580萬噸左右,7月到港580-600萬噸。隨著大豆集中到港,國內原料供應緊張局面將得到緩解。
本周開始國內大豆加工廠開機率將逐漸恢復;據了解,4月下旬各地將有南美大豆陸續到港,本周開機率將出現小幅回升,隨著到港量的逐漸增加,預計5月初開始開機率將迅速回升。此前,因進口大豆到港大范圍延誤,國內原料供應日益緊張,各地工廠開機率持續下降,3月份以來持續處于偏低水平。
4月份以來,近月南美大豆壓榨盈利幅度大幅縮窄,國內油粕價格繼續走低,導致南美大豆壓榨收益不斷縮水。目前5月船期南美大豆cnf報價578美元/噸,折合到港成本約4298元/噸,按照當前山東地區油粕價格來測算,大豆壓榨環節理論盈利為30元/噸左右,較前一周縮小100元/噸左右,較月初縮小250元/噸。
國內豆粕價格仍有較大下跌空間;目前國內豆粕價格已較3月中旬價格累計下跌300-360元/噸,較去年9月的歷史高點低800元/噸以上,但目前豆粕市場看跌氣氛仍較濃,預計二季度將進一步跌至3500-3600元/噸附近。主要原因在于后期豆粕成本降低且供應增加,另外,國內禽流感疫情也使得后期豆粕需求下降。
4月23日,沿海地區43%蛋白豆粕出廠價3780-3860元/噸,普遍較前一日小幅下調20-40元/噸,其中,京津地區成交價3780-3800元/噸,日照地區3800-3830元/噸,大連地區3790元/噸左右,江浙地區3800-3860元/噸,華南沿海地區3780-3840元/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