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圍的“倒春寒”,突襲了全國蘋果主產區——陜西省,該省境內正值花期的蘋果樹,遭遇了史上最嚴重的低溫凍害。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陜西約有260萬畝蘋果遭受花期凍害,洛川縣等八個縣(區)受災較重。
記者從洛川縣蘋果產業管理局獲取的材料顯示,全縣受災面積41.4萬畝,絕收面積約8—9萬畝,預計今年蘋果減產30%左右(約25萬噸),經濟損失約9—10億元。記者實地采訪發現,此次凍害已波及果袋等與蘋果相關聯的產業。
此外,記者了解到,《2013年陜西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下發時間為4月11日,晚于凍害發生時間。這意味著即便果農投保,此次凍害損失也不在理賠范圍。對此,陜西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健康表示,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推廣、引導力度應當加大,保險產品應設計合理。對于此次災害,財政可考慮對受災果農進行補貼。
遭遇史上最嚴重凍害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和消費國,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世界總量的40%以上。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陜西省果業管理局了解到的數據顯示,位于黃土高原優勢產區的陜西,其蘋果種植面積在2012年達到994萬畝,居全國第一,產量為1006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然而,近期一場席卷北方多地的寒潮,卻將使這個果業大省遭遇史上最嚴重凍害。陜西省果業管理局4月19日發布的《全省果業受災抗災救災情況》顯示:受新疆冷空氣影響,4月4日—10日我省大范圍出現“倒春寒”,正值我省果樹花期,使果樹遭受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低溫凍害,這種歷史少有的極端天氣,人力抗拒難度大,對果業生產造成了較大影響。
上述材料稱,這次低溫已造成陜西省的延安、寶雞、咸陽、渭南等6市18縣(區)發生果樹花期凍害,受凍面積約260萬畝。災害較重、減產較大的縣(區)主要是洛川縣、宜川縣、寶塔區、富縣、黃陵縣等。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