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涉及整個行業食品安全風波仍在持續蕩漾之際,白酒行業在塑化劑、勾兌門等事件陰影籠罩下陸續迎來了2013年1季報這張"暗淡"的成績單,白酒行業的增速下滑仍在繼續,被寄予厚望的塑化劑"國標"能否成為白酒止跌企穩的救命稻草呢?
然而厚疾纏身的白酒行業很難迎來一蹴而就的救贖。
國標"出"與"不出"的爭議
白酒行業的塑化劑新標出爐復雜程度遠超想象。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透露,白酒塑化劑指標將在兩個月內出臺,新標準由國內外近十家食品檢驗機構、研究中心等共同研究制定。這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關于酒類產品塑化劑限量標準。俗稱白酒塑化劑"國標",按照相關媒體援引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的解讀,80%的酒企都將因放寬的"國標"受益。
這則被指為酒企放寬塑化劑限制的消息一度刺激沉寂多日的白酒股4月10日集體飄紅。在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酒鬼酒一度漲停,有9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4%.
然而,馬勇隔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未說過將在兩個月內出臺放寬白酒塑化劑標準的新標準。他表示:"近兩個月以來,相關監管部門和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單位,正在收集風險評估數據,研究制定相應的塑化劑限量值。"
記者隨后采訪了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等此前對茅臺、五糧液等產品進行塑化劑檢測的機構,得到的答復均為尚未接到白酒塑化劑新標準的任何信息,目前執行的檢測標準依據仍然為衛生部2011年6月22日發布的"衛生部551號文",即《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2008)中規定的dehp、dinp、dbp(三種塑化劑)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mg/kg、9.0mg/kg和0.3mg/kg.
這條被指僅為食品塑化劑參考標準并不符合白酒這類特殊食品的標準為何仍被沿用,白酒塑化劑新標準為何仍然遲遲"難產"?
"食品行業的種類非常多,不可能都像白酒一樣要逐一去制定標準。"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主任董金獅說,白酒首先應符合衛生部對食品的規定,沒有必要專門制定關于酒企的塑化劑標準。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