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在即將退市前卻上演了一輪暴漲行情,多地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大白菜的批發價在一個月內翻了一番。白菜價格的暴漲、暴跌,讓菜農在栽種時充滿擔憂。穆月英教授說,很顯然,這也是菜農經營組織化程度低,應對市場波動能力不強所導致的。
隨著天氣轉暖,吃了一冬的大白菜,在即將退市前卻上演了一輪暴漲行情,多地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大白菜的批發價在一個月內翻了一番,在北京,白菜價格與其他常見蔬菜相比,上漲是最明顯的,北京水屯市場分析師師清才說,現在市場上一斤白菜漲到了1.5元左右。
師清才:今年的白菜價上漲幅度是這兩年來的最高價了。對比兩年前的這個時候,白菜價格翻了三倍還多呢。一棵6斤左右的大白菜得10元左右,而市場上五花肉每斤也才11元,這真是白菜賣出豬肉價啊。
正像師清才說的“白菜賣出了豬肉價”。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價格監測數據也顯示,3月下旬以來,多地大白菜價格上漲明顯。4月1號大白菜的平均價格每斤為1.56元,而4月15號的平均價格為每斤2.2元,上漲幅度超過了四成。
生活中,咱們經常用“白菜價”來形容某件物品價格便宜,可最近的大白菜卻賣出了“肉價錢”。為什么白菜價格上漲幅度如此明顯呢?師清才說,白菜價格上漲和今年的持續低溫天氣有著直接關系。
師清才:其實到了每年3、4月時,白菜價格都會有所上漲,主要是這一時期的白菜還是冬儲白菜,受人工和貯存成本增加的影響,價格出現上揚。但是今年漲得多了些。主要原因還是今年的持續低溫天氣導致蔬菜生長放緩,大棚菜上市期推遲,冬儲白菜銷售接近尾聲,新白菜還沒上市,導致春季白菜供不應求。
青黃不接,導致了白菜價格上漲。按理說,大白菜上漲了,菜農增收就有了更大空間,但是記者調查卻發現,并不是所有菜農都從中得到了好處。
記者調查發現,在批發市場,有很多收購大白菜的經紀公司。菜農們說,外地來的收購商大多通過當地經紀公司向多家菜農同時訂購;發貨之后,經紀公司才能給菜農結賬。這個帳怎么結?菜農們卻總是抱怨,之前談好的收購價格不能如約兌現:
昨天看好了,是4毛,今天是3毛8,差2分錢,好幾萬斤差五六百,擱誰誰愿意啊,農民掙五六百確實不容易啊。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