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 “如皋黑塌菜”終于領到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繼“如皋盆景”之后的一張城市新名片。
處境尷尬:只因缺乏意識
“如皋黑塌菜”是由來已久的著名地方特產,又叫如皋塌棵菜、趴趴菜(方言)。因塌地生長而得名,是如皋冬春季小白菜主栽品種之一,也是如皋特有的蔬菜品種。味道鮮美,葉片肥嫩,可炒食、作湯、涼拌,色美味鮮,營養豐富。因每l00克鮮葉中含維生素c高達70毫克,鈣180毫克以及鐵、磷、鎂等礦物質,被稱為“維他命”菜而倍受人們青睞。
面對如此美味又營養的黑塌菜,很多美食愛好者不畏行程艱難前來品嘗。但面對種類繁多的黑塌菜,愛好者們不禁犯了難。南京市民張先生就有些遺憾:“我們在很多地方的菜館里看到黑塌菜的名字就點來吃,但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吃,也許是沒有吃到正宗的。”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如皋工商局局長印露介紹,“因為對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缺乏保護和開發意識。”品牌、商標是對外宣傳的金字招牌,更是無形資產。近年來由于保護不當而出現品牌流失的現象廣泛存在,有愈演愈烈之勢,凸顯出一些地區在知名度和名譽度不斷提高的同時,品牌和商標保護意識明顯不足。
“如皋黑塌菜”有了身份證
究竟哪些廠家生產的黑塌菜最能代表如皋黑塌菜的水平?又如何能讓如皋黑塌菜重振在外的口碑?印露說,“我們是通過商標法律以注冊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的方式來保護地理標志的,這也是國際上保護地理標志的一種主要方式。”據其介紹,去年4月份,受如皋市種植業協會委托,如皋工商局對“如皋黑塌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申請。僅用一年,該申請就正式獲得核準。
“如皋黑塌菜”被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意味著今后在包裝上打“如皋黑塌菜”招牌的,必須根據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符合使用該證明商標的條件,履行相應手續,并經如皋市種植業協會認可,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準用證》。任何擅自使用“如皋黑塌菜”證明商標的,將構成商標侵權行為。有了“身份證”的“如皋黑塌菜”,將讓外界充分認識其獨特品質,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今后要吃正宗的如皋黑塌菜,只要認準“如皋黑塌菜”商標即可。(覓晴)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