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中國蔬菜協會主辦、壽光市政府承辦的中國蔬菜產業大會在素有蔬菜之鄉之稱的山東壽光拉開帷幕。來自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副局長寥西元現場就中國蔬菜種業的政策進行解讀,以下為寥西元先生的演講內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研究這樣的題目意義非常重大。我國蔬菜面積已達3億畝,產量7億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產國和消費國。蔬菜產業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蔬菜種業作為蔬菜產業的源頭對其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種業強才會農業產業強。下面我就中國種業,尤其是蔬菜種業向大家做幾點匯報。
一,我國種業發展呈現新局面。
第一,種業受到高度重視。2011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去年年底又印發了全國現代種業發展規劃,農作物種業再一次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得到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大力支持。國家發改委將育種納入“十二五”戰略型產業發展規劃和生物發展規劃。科技部制定發布植物種業科技發展十二五重點專項,30多個省區市出臺了《地方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現代種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局面。
第二,種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正在形成,在財政政策方面,種子工程、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資金每年投入6億多元,支持種業研發基地建設。國家發改委啟動生物育種能力去年投資了3.6億元,財政部發放2.5億元支持育種能力建設,農業部也將組織生產加工機械等列入到種子購置補貼。
金融政策方面,財政部、農業部、農發行、中化集團發起現代種業發展基金,出資的15億元已經到位,基金已開始正式運作,很多銀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種子企業、自主合作社的重要支持,保監會、農業部推動試點工作。在稅收政策方面,國稅總局、稅務總局對免征企業所得稅,財政部實施種子進口免稅政策,免稅金額超過了7000萬。人才培養方面,教育部推動高校加強,通過流動資金加強培養,今年我們會派企業的育種專家到國外去進行培訓。此外,地方政府落實意見精神出臺實施意見并在財政投入、基本建設、基礎創新方面出臺配套政策,推動各地現代種業發展。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