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長在含硒量0.40mg /kg至3.0mg /kg范圍的土壤中,根部自然吸收有機硒元素進入水稻內循環系統,通過農作物成長路徑,參與蛋白質的合成,最后來自土壤中的硒元素,以蛋白硒的形式保存在米粒中,收割后,稻米含硒量經檢驗符合相關標準的,稱為天然富硒大米。近年來,富硒土壤資源食品正逐漸成為市場消費新熱點,進入追求健康養生的百姓家庭。
據了解,地球硒資源分布狀況表明,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缺硒。新西蘭,日本,歐卅及美國大部分都屬缺硒地區。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對我國硒資源的分布進行調查測定發現,我國約有三分之二的地區屬世界公認的缺硒地區,涉及6億多人口。但與此同時,調查同時探明,我國缺硒土壤帶,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發現面積不等,含量不等的富硒土壤區域。富硒土壤資源新食品產業經歷了長期緩慢發展,近年來,在公眾徤康意識不斷增強的社會大背景下,富硒土壤資源食品的天然營養作用,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和消費追捧。據統計,截止到今年二月份,我國各地探明公布的富硒土壤總面積達6.21萬平方公里,占陸地國土總面積0.65%.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富硒土壤資源目前正成為國外資本新一輪投資熱點。專家呼吁,應盡快制訂我國富硒土壤稀缺資源開發與保護頂層設計,出臺相關管理辦法,讓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健康財富為國民所用。
硒(se)是人與動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預防治療多種疾病。人類研究人與動物硒缺乏與各種疾病作用關系已有100多年歷史。硒元素在醫學界享有"心臟保護神","天然解毒劑"和"抗癌之王"美稱。在美國,從1996年開始的-項由5個國家共計5萬多名受試者參加的試驗結果顯示,人體補硒可以使全世界37%的人免受癌癥的威脅,而在已患癌癥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可以擺脫死亡的命運。我國科學家在肝癌高發區歷時16年的研究也得出這一結果。據悉,我國主要富硒土壤地區種植的符合標準的天然硒食品將在年底集聚申城,首次向公眾整體展示該領域的發展成果。
詳細了解網站;www.cofe-china.com(碧芙)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