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省目前尚未接到h7n9禽流感疫情報告,也未監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然而,人們的恐慌導致市面上家禽少人問津,家禽幾乎滯銷,養殖戶受損嚴重。
湘佳牧業是省內肉雞養殖龍頭企業,平常家禽的日銷量為10萬只左右,可自從有關h7n9禽流感的消息一出,家禽日銷量已銳減至不到2000只。
家禽價格大幅下跌,養殖戶現在每出籠一只雞就要虧損8元至10元。據省畜牧局測算,當前全省有近7000萬羽家禽無法正常出籠,直接經濟損失在10億元以上。
上游的種雞企業跟著陷入困局。我省雞苗價格已從原來的每羽3元左右下降到每羽0.5元。種禽公司不得不停止部分禽舍的孵化生產,賤價處理甚至掩埋、焚燒雛禽。4月15日,長沙縣安沙鎮某孵化場即掩埋處理雞苗1萬多羽。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人們不禁要問,家禽養殖,為何不投保?
只保自然災害、疫病等,不保市場風險
目前,我省由財政補貼的農業保險理賠品種有10個:水稻、棉花、油菜、玉米、甘蔗、能繁母豬、育肥豬、奶牛、公益林、商品林。為何沒有將家禽納入財政補貼的農業保險品種?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農業保險品種主要針對大宗農產品,由財政部擬定農業保險目錄,而禽類暫時沒有列入農業保險目錄。
目前,我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由中國人保財險湖南省分公司、中華保險湖南分公司經營。其中,中國人保財險湖南省分公司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中國人保財險湖南省分公司農險事業部/三農保險部總經理、高級經濟師寧松認為,要將家禽納入農業保險范疇,并全面推開,至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依據中央開展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遵循“低保障、廣覆蓋”的原則,只有大面積的養殖企業、規模養殖戶都有需求并投保,保險業才有可能在正常年景下實現收支平衡,略有盈余;二是必須有一定的財政保費補貼支持,因為家禽飼養行業風險不確定性大,預期收益低,保費支付能力有限。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