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走訪漁民、漁業專家和漁政部門,調查錢塘江魚類生存現狀
24年前,最后一條鰣魚在錢塘江富陽段被發現
12年前,20多種錢塘江土著魚種難覓蹤影
如今,著名的錢塘江刀魚數量也在急劇減少,漁民大多空手而歸
錢塘江刀魚,
本報記者走訪漁民、漁業專家和漁政部門,調查錢塘江魚類生存現狀
□本報記者洪慧敏/文通訊員尹柄炎/攝
黃昕/制圖
4月的一個午后,錢塘江邊,一條漁船緩緩靠岸,58歲的蕭山漁民邵關通拉著一張白色細密漁網,睜大眼睛,仔仔細細地搜了一遍,結果只找到了4條手指長短的刀魚。
雖然看似空手而歸,但邵關通還是面露喜色:“這是今年第一次在錢塘江上打到刀魚,不容易??!”
在錢塘江上打了大半輩子魚的邵關通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刀魚可是錢塘江里最主要的經濟魚種。每年春暖花開時,就是刀魚最多最肥美的時節,農諺“刀魚來踏青,春潮迷霧出刀魚”說的就是現在這個季節。
當年擔心打得太多賣不完,如今用再細再密的漁網都鮮有收獲。杭州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養殖室主任王宇希預言:“如果再不抓緊保護,錢塘江刀魚總有一天也會像錢塘江鰣魚一樣,最終滅絕!”
這并非危言聳聽。據相關調查顯示:上世紀70年代,錢塘江全江段共有202種魚類,到了2001年,錢塘江杭州段魚類種類127種,鰣魚、白鱘、伍氏白魚等20多種土著魚種難覓蹤影,品種減少達15.7%。用不少錢塘江漁民的話說,現在錢塘江里魚只會少不會多。
現在錢塘江漁民的日子過得怎樣?是什么導致了錢塘江魚種的急劇減少?如何拯救這些瀕臨滅絕的珍貴魚種?
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漁民、漁業專家、杭州漁政部門,深度調查錢塘江魚類生存現狀。
現狀
今年第一次捕到刀魚
但也只有手指長短
捕撈點:蕭山塢里村
正當邵關通在忙著收網時,其他幾條漁船也先后靠岸,各自開始清點戰果。
46歲的塢里村漁民錢月明跟老婆鄭一紅,反復檢查著一排滴水的綠色漁網。最終,他們找到了4條繡花針一樣的鰻苗,還有10多條隨網打上來的小刀魚。
“刀魚現在很難打了,今年我也是第一次打到刀魚?!卞X月明把這些小刀魚隨手放到水桶中,10多條小刀魚,個頭最大的還沒大人的手指粗。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