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何丫村,位于如東縣北部王家潭墾區,南臨海洋鐵路、北靠南黃海、西臨223省道、東臨洋口港。臨海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全村版圖面積4.28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800畝,總人口1496人,550戶,18個村民小組。
改革開放以來,何丫村利用瀕臨南黃海獨特的區位優勢,通過科技入戶、科技示范、科技宣傳、不斷普及、推廣水產品養殖新技術,帶動了南美白對蝦產業的發展。
早在2001年何丫村就與江蘇省海洋研究所技術合作,搞起河蟹育苗、養殖,2002年成立如東縣首家河蟹業協會,有會員286人,享有全國中華絨螯蟹育苗第一村的美譽,歷經了河蟹養殖的起步期、發展期、高潮期。幾年下來,河蟹市場進入低潮,村黨支部一班人審時度勢,著眼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育、養水產品種,充分利用現有閑置的河蟹育、養設備,著力培育南美白對蝦產業。
2007年,何丫村與中科院無錫淡水研究中心、上海水大等科研單位技術合作,成功試養南美白對蝦大棚養殖。當茬畝獲純利5000多元。2008年開始,全村逐步推廣南美白對蝦的育苗養殖、培育,壯大南美白對蝦產業。具體采取以下措施:
一、科技指導育養,做大、做強產業。何丫村黨支部一班人以“科學技術是產業發展的動力”為理念,科技先行,加強各項技術服務,成立技術服務組、后勤保障組。一方面加強同科研院、所的聯系和技術合作,定期邀請技術專家對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組織典型戶進行經驗交流;另一方面,通過科技培訓、科技示范、科技入戶等途徑來發展南美白對蝦產業,增強科技入戶的指導力度,以科技示范戶帶動周邊的養殖戶,走科技養殖、生態養殖的道路。注重加強棚邊指導,根據生產實際和養殖戶的要求,技術指導員定期上門指導服務。
僅今年以來,先后舉辦南美白對蝦技術培訓班三期,參訓人數300人次。
二、創新經營機制,盤活產業。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