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對食用油企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一方面食用油行業安全問題頻發,消費者對食用油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國內油料供應不足,油料價格持續上漲,不斷擠壓食用油企業的利潤空間。縱覽國內食用油行業的發展全局,食用油行業資深人士認為,2013年食用油行業將會走向品牌化、產業化、健康化和科技化。
散裝油逐漸退市品牌化競爭加劇
2012年食用油行業頻出食品安全質量問題,黃曲霉素超標、地溝油以及摻雜摻假食用油等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在出現質量問題的油品中,雜牌子、自榨油和小油廠的散裝油要占到90%以上。散裝油的不可靠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轉而選擇更加有保障的大品牌食用油。對此,專家預測,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升,購買品牌食用油將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首選,散裝油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狹小并逐漸退市。與此同時,食用油行業的競爭將成為品牌食用油之間的競爭,食用油行業魚龍混雜的局面將徹底改觀。
行業發展成熟食用油企業趨向產業化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食用油行業已由“藍海”步入“紅海”,無差別的“大路貨”已經難有發展前途。類似大豆油、菜籽油等大路貨,其壓榨、精煉技術各個企業都相差無幾,產品、營銷推廣也大同小異;而行業的激烈競爭和油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得食用油行業利潤不斷下降,食用油企業通過打價格戰殺出一條血路已基本沒有可能。
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食用油企業唯有開拓產業鏈,將油料種植、貿易以及加工各個產業鏈環節打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企業的利潤空間。在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如山東龍大植物油有限公司,自有萬畝油料種植產業園,全面打通油料種植、貿易、加工和監測等環節,完善的產業布局不僅使龍大在企業效益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績,也促使其產品銷量和消費者口碑不斷攀升。
慢性病引重視消費者選油重健康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