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面對廣西宜州市的甘蔗發展瓶頸,博慶公司采取措施,致力創新甘蔗種植模式,引導該市甘蔗種植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
目前,該市糖料蔗收購價格上漲抵不過農資、請工價格的上漲速度,加上蔗地塊小、分散、地形不規則等問題,讓機械化耕作無從下手,深耕深松無法大面積實現,甘蔗平均畝產連年徘徊在3.5噸以下。種蔗效益的不凸顯,面積的萎縮,農民種蔗積極性下降,甘蔗護理不及時,一切的連鎖反應,讓該市甘蔗生產舉步維艱。為此,博慶公司通過致力創新甘蔗生產模式,通過3年至5年的努力,創建可持續發展土地創新經營模式,通過集約化土地種植的甘蔗面積達到3萬畝,引導該市甘蔗種植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計劃在博慶蔗區建立種蔗規模50畝至100畝的家庭農場200個;規模在200畝以上的甘蔗合作社50個;由各生產基地組成,土地經營規模10000畝以上的專業原料蔗生產公司3個。通過土地“小塊變大塊”,以機械化作業為動力,增強集約化經營能力,降低勞動力帶來的壓力和投入;以標準化生產為核心,提高甘蔗品質,提升集約化經營水平;以水利化建設為支撐,降低因氣候帶來的起伏,夯實集約化經營基礎;以社會化服務為保障,扶持家庭農場、種植合作社和原料蔗生產公司,優化集約化經營環境;通過建立農場標準化管理模塊和體系,實現宜州原料蔗充足穩定供應,提升進廠原料蔗品質。
2011年,博慶公司在安馬鄉木寨實施的”公司+農戶”的甘蔗種植模式獲得成功,28戶以土地入股的農戶,每畝土地除了拿到200元的保底金外,還拿到了960元的利潤分紅。2013年,博慶公司在慶遠鎮的城障村、安馬的下寨、慶遠的三灣村等地繼續推行土地集約化種植。其中,慶遠鎮的城障村是目前該市最大的集約化種蔗經營基地,城障村6個隊200戶農戶以570畝的土地入股,博慶公司以500元/畝保底金的形式取得土地經營權后,將以標準化的模式進行機械化耕作種植管理。通過土地集約化經營,土地整合“小塊變大塊”提高甘蔗機械化耕作的程度,有效緩解甘蔗生產中的勞動力投入成本,為甘蔗單產提高夯實基礎。
據悉,2013年,該市通過土地整合進行甘蔗種植面積達2000畝。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