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新一輪機構改革精神,質監系統承擔的食品生產領域內的監督管理工作將劃轉給新組建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將逐漸淡出質監系統視野。結合體制調整和職能劃轉,筆者就質監系統如何適應新形勢,談一點粗淺看法。
一、食品生產領域監管工作退出,將進一步推動質監工作由廣度的收縮向深層次領域內擴展。
從表面上看,食品監管職能的劃轉好像為質監系統減輕了工作負擔,其實不然,質監工作由此會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層次發展期。在國家產品質量水平的大盤子中,最基礎、品種最繁雜、技術含量最復雜的產品就是工業產品。它不僅僅是一件產品,更是生產工具。工業產品的質量水平能決定一大片其他產品的質量水平,因此工業產品質量水平至關重要。只有集中精力抓好工業產品質量監管,提高安全質量水平,就可以找到一條提高我國產品整體質量水平的途徑。
隨著食品監管職能劃出,質監系統將全力實施工業產品質量監管工作,而工業產品生產的復雜程度遠非食品生產所比。首先,一個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運行,需要機械、電氣、計算機、財務、計量、質量、標準等方面眾多人員配合;食品生產則門檻較低,甚至夫妻二人就可開工生產。其次,工業生產取證需要專業檢驗機構檢驗,工業產品單憑肉眼和經驗是很難發現問題,這也對質監系統監管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食品檢驗機構網絡已初步建立,執法取證非常方便。再次,工業企業能吸引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對改善當地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監管人員需要具有較為豐富的電學知識、機械常識,否則會鬧出笑話。
二、工業產品質量監管極具綜合技術性和科學性,將進一步對監管人員提出更高能力要求,并更加凸顯質監部門社會地位和形象。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工業體系沿襲數十年的粗放型生產模式已嚴重不適應現代化工業生產要求,尤其是不能適應現代興起的高新技術、信息產業,工業產品質量水平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存在一定差距,質監部門的擔子愈發沉重。
來源: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