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h7n9禽流感導致北京肉雞市場銷售量暴跌94%,而出口量卻逆市上揚。昨天,記者從北京最大的肉雞生產企業華都肉雞公司了解到,在最近北京市場肉雞銷售低迷的情況下,肉雞出口量卻上升了20%。
這段時間,在禽流感的陰影中,雞鴨等禽類產品在市場上的銷量急轉直下,很多消費者“談雞色變”。連續幾天,記者在北京幾家農貿市場看到,雞肉銷售幾乎為零,幾家大型超市的雞肉柜臺前顧客少了許多。作為首農集團下屬的北京最大肉雞生產企業,禽流感前,華都每天供應北京市場的雞肉量平均在50噸,而現在,每天的供應量不到3噸,銷量不到禽流感前的一成。銷量急劇下降的同時,價格跌入低谷,昌平區的城北回龍觀交易市場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白條雞2月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4.2元、3月為每公斤13.4元,4月則再創新低,每公斤只有12元。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價格已跌破了成本價。
禽流感不可怕,可怕的是市場恐慌。采訪中,有關畜牧業專家表示,近期我國部分地區發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農業部組織對活禽交易市場、家禽屠宰場、野鳥棲息地、生豬養殖場和生豬屠宰場等進行了監測采樣,在已經檢測出結果的4.78萬個樣品中,家禽養殖場和屠宰場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并未發現家禽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發生疫病的病例,這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并未在家禽中發病傳播,是可防可控的。被放大了的市場恐慌成為沖擊家禽業的“洪水猛獸”。而家禽業生產周期相對較長,使其受沖擊后后果更加嚴重。“一只雞的生產周期為65天左右,現在雞肉量、價齊跌,導致養雞戶在殺了現有肉雞后暫停養殖,而當市場恢復后,雞肉又無法滿足市場供應,引起價格報復性上漲!”專家表示,大起大落的市場不利于家禽業的發展。
華都肉雞銷售負責人薦家強告訴記者,雖然遭遇銷售困境,但華都卻沒有停止收購養殖戶的肉雞。按照合同,他們會在規定時間以規定的價格收雞,并鼓勵養殖戶繼續養殖。同時,針對國內肉雞銷量急跌的情況,他們加大了出口市場的開發,每月出口量突破了1000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0%。
來源:北京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