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徐小青
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會議確定了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9項改革任務,并把黑龍江省作為先行開展改革試驗的地區。農業改革關系現代農業發展,也關系農民切身利益,如何積極平穩地推進,備受關注。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徐小青。
記者:有觀點認為,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是拉開了新的農業改革的序幕,您怎么看?
徐小青:應該說,這是新一屆政府組成后,對“三農”工作、對農業改革作出的一個全面而重要的工作部署。如果細看這里面的9項改革任務,會發現許多并不是第一次提出,像“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逐步建立統一的城鄉建設用地市場”更是十七屆三中全會就提出的改革目標。
所以,這次部署的農業改革任務,還是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十八大精神,包括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來開展,是一以貫之的。當然,我們期待在新一屆政府的推動下,農業改革能有更快的進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記者:在這9項任務中,您認為重點和難點是什么?
徐小青:這9項改革任務每一項都是一個系統工程,都很重要。而難點恐怕還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建立統一的城鄉建設用地市場、征地制度改革等,因為涉及的利益太多,難度也就很大。
此外農村金融改革也是難點,多少年的老問題了,雖然政府近年來做了很多努力,涉農貸款和五年前、十年前相比大幅度增加,但總的來說,還不能滿足農村地區和農業發展的需求。
記者:會議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部分提到,要實行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差別化用地管理政策,這句話如何理解?
徐小青: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提法,沒有明確的解釋和定義。我是這樣理解的,發展現代農業,不管是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加農戶等各種經營形式,還是種糧食、種蔬菜、搞養殖等各種生產內容,都需要一些建設用地。如確為發展現代農業所需,可實行差別化的用地管理政策。
來源:半月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