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序、高效地做好因自然災害災后應急價格監測預警工作,及時掌握我省重大自然災害受災地區市場價格動態,近日,《江西省自然災害災后應急價格監測預警工作預案》正式出臺。
糧食蔬菜等必需品納入預警監測
據了解,該預案適用本省范圍內因洪澇、干旱、冰凍雨雪、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引發或可能引發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價格監測預警。主要收集受災地糧油副食品等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救災及災后重建物資等市場供應和價格動態、社會反響等。預案實施應急監測預警的商品主要有:糧油、蔬菜、肉禽蛋、水產品及建筑材料等其他相關商品,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消費特點和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監測預警品種。
價格出現波動第一時間報告
記者了解到,洪澇、干旱、冰凍雨雪、臺風等自然災害多發季節,有關市、縣(市、區)價格主管部門將上述監測預警內容列入日常監測工作范圍,進行預期監測報告。每月應于5日、15日、25日采集當日價格記錄備案,并向省級價格監測機構報告市場價格動態情況。
當可預見性自然災害來臨前,相關地區應適當增加監測預警頻率,密切關注市場價格動態和社會反響。市場價格出現異常波動傾向和情況時,受災地價格主管部門應在第一時間向省級價格監測機構通過電話或傳真報告,并同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價格主管部門報告。
災后次日啟動24小時應急監測值班
洪澇、干旱、冰凍雨雪、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后,受災地應實行每日監測報告制度。受災設區市、縣(市、區)價格主管部門應在災后次日起啟動每日24小時應急監測值班制度,價格主管部門相關領導以及監測機構負責人或聯絡人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狀態。
其他相鄰地區價格主管部門和省級價格監測機構也應在災害發生后次日起啟動值班制度,確保工作時間值班電話有人留守接聽。
自然災害涉及兩個以上設區市啟動全省應急機制
自然災害發生地及影響市場價格波動僅限于一個縣(市、區)范圍內時由縣(市、區)價格主管部門啟動應急監測預警機制。
自然災害發生地為一個設區市所在地,或一個設區市所屬多個縣(市、區)時,由設區市價格主管部門啟動應急監測預警機制。自然災害影響涉及兩個及以上設區市,對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時,由省發改委啟動全省應急監測預警機制。
來源:南昌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