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原糖中不僅檢測出活螨,部分原糖還被燃油污染無法用來加工食糖。如果送到磚窯廠焚燒銷毀,原糖遇熱熔化沾在爐膛會造成爆炸危險。填埋也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怎么辦?
檢驗鑒定人員在艙口監視卸載
3月23日,載有2.5萬噸進口古巴甘蔗原糖的馬紹爾群島籍“萊頓”(leyden)輪靠泊江蘇南通狼山港,這是江蘇南通口岸今年進口的首批古巴甘蔗原糖。
南通口岸進口原糖已有至少20年的歷史,平均每年進口量超過10萬噸,江蘇南通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然而,此次“萊頓”輪的到來,卻給檢驗檢疫人員帶來了重重挑戰。
“海上來客”不領盛情
原糖由遠洋散貨船裝載,從古巴飄洋過海運來,經過長距離、長時間的裝卸、運輸、包裝和倉儲,很容易混入對人體健康有毒有害的物質,還可能滋生致病菌、螨蟲。南通口岸進口的古巴甘蔗原糖多用來加工食糖,這是家家戶戶居家過日子不可或缺的調料品,在餐飲業和食品加工業用量更大。從源頭抓質量,確保食糖衛生安全,這是檢驗檢疫部門的職責所在。
鑒于進口原糖的敏感性,在“萊頓”輪抵港前,南通局“進口原糖檢驗檢疫工作質量策劃表”就擺在了相關人員的案頭,受理報檢、衛生監督、現場查驗、取樣送檢、計重監卸、合格評定、異常處置、后續管理統籌兼顧,詳盡周全。
南通檢驗檢疫人員像好客的東道主熱誠地期待“萊頓”輪到來,想不到的是,“萊頓”輪卻像一個衣冠不整的客人大大咧咧上門了。這是一艘船齡高達18年的舊船舶,船鼻首體無完膚、船殼斑駁陸離、錨鏈銹跡斑斑,檢驗檢疫人員不禁皺起了眉頭。價值近億元的貨物貿然登上了一條破船,更讓他們為發貨人的冒失捏了一把汗,頭腦中的弦繃得更緊了。
貨物表層檢出疫情
“萊頓”輪甫一抵港,植物檢疫人員便對各艙原糖表層進行取樣檢測,在2艙、5艙樣品中發現活螨。剛上門的客人就給主人添了大麻煩。
來源:云南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