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ya
三大著名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商嘉吉、豐益(wilmar)和邦基(bunge),近日創下原糖交割的歷史新高紀錄。交割總量為140萬噸糖,差不多相當于馬來西亞一國的年消費量。馬來西亞是全球十大糖進口國之一。此次交割的原因是糖交易商試圖平衡巴西糖供應增長和亞洲、中東地區對糖需求的強勁需求。此前交割記錄是在2009年創下的130萬噸。
紐約一個大宗商品經紀人michaelmcdougall說,“此次交割的出現正巧趕上巴西糖產量創新高。”
大宗商品交易商通常在私下進行糖的交易,但期貨交易所日漸成為實物糖的重要交易場所。吃下貨物的三大交易商一直持有期貨多頭頭寸直到合約期滿,接受實物糖交割。
根據經紀商的消息,這三家交易商交割的對象是ice(洲際交易所)五月的糖合約——由來寶集團(noblegroup),路易達孚和sucres&denrées持有空頭頭寸直到到期。
糖業咨詢公司kingsman的jonathankingsman向ft表示:“市場被如此天量的交割驚呆了。”
根據ice數據,這140萬噸白糖是對五月合約的交割。這一數字是自1989年以來的最高數字。此番實物交割是在亞洲對白糖需求仍然強勁,而巴西豐收施壓糖價的背景下出現的。實物白糖交割的買方押注在亞洲和中東的需求增長。
分析師預計中國將繼續利用現在白糖低價收儲。而市場傳言全球白糖重要進口國之一印度尼西亞將在7月提高白糖進口關稅,這也刺激了多頭頭寸。
然而,供給走高對糖價是個利空信號。盡管產量有望創下新高,盡管巴西豐收,但巴西糖的供給量預計不會很高,因為本月初的壞天氣已經導致巴西豐收推遲、港口積壓。交易商說五月的白糖交割可能意味著今年下半年更多供給。
來源:云南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