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棚春茬蔬菜“搶”鮮上市的大好時節,六十二團九連大棚種植戶張云德加強蔬菜種植管理,搶抓這一時機,他種植的大棚西紅柿即將上市銷售。
5月2日,筆者走進張云德的大棚內,只見微微泛紅的西紅柿掛滿了枝頭,五個一堆,六個一串的,他自己也忙得不亦樂乎,給西紅柿打叉、除草,精心管理著西紅柿,準備這個星期五就趕巴扎銷售自家的蔬菜了:“我么這一棚西紅柿定植是在2月18號,長勢良好,估計這個生產到六噸以上,預計今年收入么也在四、五萬左右。”
對于大棚蔬菜種植,張云德有著自己的一套秘訣,那就是突出一個“早”字,早扣棚、早整地、早育苗、早移栽,種植出的西紅柿不僅銷路好,而且價格也沒的說,加上他自己的勤快,每年大棚都能給他帶來不小的經濟效益,“我種植這兩個棚,今年估計也在收入七八萬以上,這二年種大棚相當可以的,由于菜價非常好。”
張云德從2009年開始種植大棚蔬菜,是該團首批發展設施農業的種植戶,在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他的經歷并非一帆風順,但在挫折面前,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認真的學習大棚蔬菜管理技術,只要團場、連隊組織科技培訓、外出參觀等,他都積極參加、從不缺席,自己還經常跑到別人的大棚中,虛心向他人學習管理技術。“一份付出,一份收獲”,如今,張云德也嫣然成為了種植大棚蔬菜的半個“行家里手”了,他告訴筆者:“我已經在九連種植大棚今年是第四年了,由于前兩年技術不行,不太好,最近這二年,菜價也上去了,技術上基本掌握了一些。掌握的差不多了,嗯,去年大棚收入在五萬,今年呢,我準備兩個棚,也準備再收入個七八萬以上。”
有了技術的張云德,對發展設施農業更是充滿了信心,他將繼續推行自己的“早”字秘訣,并將其不斷完善發展壯大,讓搶“鮮”上市的蔬菜成為自家的致富法寶:“我準備加大投入,我今年我又買了幾十方肥料,準備明年,再把我的那個蔬菜再擴進一步,增加收入。”
相信擁有技術、勤勞努力的張云德,一定會在設施農業種植方面闖出自己的致富之路。(吳國萍,王宏偉)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