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下旬以來,我省春茶進入采摘期。受節儉之風影響,今年的茶葉消費市場上,高端茶價格和數量雙雙下降,以高端茶禮品茶為主要產品的山東茶,“皇帝女兒不愁嫁”的銷售格局將由此打破。但要搶奪市場,與福建“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云南“普洱茶”等全國品牌相比,山東炒出的茶在質量上不輸人,可在品牌知名度上顯然還得再“炒一炒”。
我省有三大產茶基地:以青島嶗山為核心的半島丘陵地區、以日照為核心的東南沿海、魯中南山區,不論走到哪里,茶企業負責人都說真正的山東春茶供不應求。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茶學系張麗霞教授分析:山東氣候條件有利于獨特茶葉品質的形成,如:晝夜溫差大,茶葉中營養物質積累多;氣候寒冷干燥,茶樹葉片增厚,由此形成了山東綠茶“香氣高、滋味濃、葉片厚、耐沖泡”的品質特點。
山東是茶葉消費大省,年均茶葉消費量達3-4萬噸。但根據省農業廳果茶站統計,目前年產量僅1萬多噸,不到全省消費量的1/4。泰安綠茶種植面積不足2萬畝,青島5萬畝,日照最大也才12萬畝。3/4的市場份額被其它茶占領。
濟南茶葉交易市場是江北最大的市場,記者在此走訪,南方茶葉交易量占了大多數。一位在山東多地售茶的老板說,山東春茶剛上市時,產量大的南方茶便會大肆冒充,日照綠茶、嶗山綠茶就是最明顯的受害者。
山東是我國高緯度產茶區,比臺灣高山茶生產地高出十幾個緯度,平地上種出的茶葉,具有南方高山茶的特點,可受自然生態環境制約,成本很高。
“光越冬春棚成本一畝就要一萬多。”泰山碧霞春經貿公司的張義江說,春天低溫干燥,茶樹2-3天就要澆一次水。土地流轉費用每畝要1500斤糧食。茶樹越冬和春季抗旱的這些成本,南方山茶基本都省了。
但由于稀缺和品質優異,山東春茶售價高,產業經濟效益高。據調查統計:茶農種茶年出售鮮葉收入可達5000~10000元/畝,最高甚至達到了2萬元以上。茶葉加工企業的利潤在30%左右。
4月24日,記者在泰安岱岳區山口鎮看到,碧霞春公司經過7年摸索,成功引種以安吉白茶為代表的無性系良種,并以該品種原料成功研發了泰山白茶。因為味道鮮,品質特異,最好的泰安春茶單價要四五千元,白茶比其還要高出五六百。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