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第13天,本報記者走訪天全縣重點產茶鄉鎮發現——
5月3日,天全縣思經鄉思經村7組茶葉加工戶付貴林做成震后第一筆生意:賣出熟茶800斤,成交價5萬多元。
震后第13天,本報記者走訪天全縣重點產茶鄉鎮發現,無論是園區企業還是特色農業農戶,都不等不靠,積極生產自救。
來自天全縣經信局和農業局的消息表明,截至5月3日,天全縣大小300多家企業,有近半數已積極恢復生產;28家茶葉加工收購點中,有25家已恢復正常生產營業,茶農們走進茶山,積極采摘夏茶。
地震災難沒有壓倒堅強的天全人民,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天全縣工業和特色農業生產正逐步恢復正常。
茶葉加工戶做成第一筆生意
下午2時,記者在思經鄉思經村天王崗遇上村里的茶葉加工戶付貴林,他正開著自家的面包車收茶葉,七八個茶農圍在他周圍準備交易。
天全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黃春祥告訴記者,現在正是采茶的最佳時節。震后,茶農們搶時間走進茶山采茶,“能掐多少掐多少,總能賣點錢,不可能全靠國家來發救濟嘛。”
收完茶葉,記者隨付貴林回到他位于思經村7組的茶葉加工點。車間里,他的妻子高華秀正和1名工人加工制作新茶。高華秀說,震后第3天,她家和附近的鄉鄰們互幫互助檢修了房子,排除了房子垮塌可能后,就開門制茶、收茶。3日,天全縣貨運快遞恢復,她家當天向武漢買家發出800斤熟茶,交易額達5萬多元,這是震后她做成的第一筆生意。
“我們早一天開業,茶農的損失也少一點,我們也可以多賺一點,幫人利己的事,我們咋個不愿意干呢!”高華秀笑呵呵地說。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