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春光照耀在穆家峪鎮北穆家峪村高效密集櫻桃采摘示范園,四十幾名村民正在北京農學院專家的指導下,栽種櫻桃樹。
村南種桃、村中央種櫻桃和葡萄、村北種梨。現在,北穆家峪村的果樹種植面積已達全村面積的三分之二,未來,這里將打造生態“百果園”,處處環境整潔,陣陣瓜果飄香,逐步形成“村在公園中,果園在村中”的美麗景象。
2010年,穆家峪鎮提出了“三溝兩河”的溝域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明確將全市7個重點溝域經濟之一的穆九溝域建成該鎮高端旅游項目和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據地,和北京周邊最具品位的精品旅游目的地。作為穆九溝域的“一員”,北穆家峪村結合本村情況,從2011年初,推出了“果園公園化”的新概念,規劃把全村整體建設成都市型農業特色的生態觀光采摘園,兼顧有機生產、觀光采摘及景觀建設。
截至2012年底,北穆家峪村已種植水蜜桃50畝、櫻桃80畝、梨20畝、鮮食葡萄100畝。目前,該村共有85戶村民加入村種植合作社,入社率達90%。比起種傳統大田,每戶預計增收3至5倍。2013年4月,村里又將35畝土地租用給北京農學院,建設高效密集櫻桃采摘示范園。不僅解決了村里四十幾人的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把新理念、新品種和新技術帶到了村里。
“北穆家峪村是回族村,雖然離縣城不遠,過去卻挺窮”。提起從“窮山村”到“新農村”的變化,在櫻桃園里忙活的村民穆德勇激動地說:“過去縣城的回民親戚都不愛來我們這兒,嫌村里又臟又窮。這幾年,村里的變化大,穆九路修得寬敞,葡萄樹、櫻桃樹一排排栽得整齊,農民加入合作社有了收入,家里的條件好了起來,這不,一開春,城里的親戚就來我們這兒踏青,以后果樹都掛果了,村里更漂亮。”
下一步,北穆家峪村將進一步硬化道路,修葺圍欄和護地壩,并修建亭臺長椅,供村民和游人隨處小憩。“到那時,不僅環境宜人,特色民俗旅游和精品采摘會給村民帶來更多的實惠。”北穆家峪村村支部書記穆德林信心滿滿地說。
來源:密云縣信息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