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優養殖業結構。積極引導種畜禽場、規模養殖場和水產養殖大戶(場)改良現有種畜禽魚,淘汰老劣品種,進一步提高種畜禽魚生產性能,同時大力引進高產優質良種。主要做好生豬品種改良,提高瘦肉型豬的比例。2、推廣生態養殖技術。組織科技人員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技術咨詢等形式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共舉辦培訓班25期、受訓人員1500余人次。3、實施無公害生產。按照無公害生產要求,大力實施無公害生產。共建立生豬無公害生產基地900個。4、加強養殖業污染治理。認真落實環保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規模養豬場的行政審批手續,大力宣傳“豬、沼、果”生態養殖模式,積極推動養豬場向山上轉移。 來源:福建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