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豆油單產水平低,農業種植收益較差,導致國內油脂、油料供應量增長乏力,進口大豆成為中國食用油企業的集體選擇。”
連續兩年上漲的食用油正步入降價通道。根據監測數據顯示,4月下旬以來,多種食用油全國價格下降。與今年4月20日相比,5月4日,全國純大豆油、大豆調和油、花生調和油、純葵花籽油、純菜籽油價格分別下降0.6%。在行業巨頭的帶領下,主要食用油品種降價15%以上將成為主流趨勢。
記者走訪發現,上海多家中小規模超市的食用油價格均有所下調。在北京東方艾格食品行業分析師馬文峰看來,降價的原因除了大豆進口價格下降等成本因素之外,或許與近期餐飲業疲軟有關。
多品牌紛紛降價
昨日記者走訪農工商等滬上多家中小型超市,看到金龍魚大豆油、葵花籽油、金龍魚玉米油都在促銷。“買一桶5升的送一瓶1升的只要79.9元,很劃算的。”農工商超市售貨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從4月中旬開始,金龍魚打響了降價的第一槍,在大豆油和調和油這兩個最主要的食用油品種上,分別下調價格15%和8%。據金龍魚生產商益海嘉里方面對媒體透露,此次價格調整是全國范圍的,從生產企業到經銷渠道、批發商以及終端賣場的價格調整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也就是說,在“五一” 之后,降價趨勢將傳導到最終零售領域。
與此同時,中儲糧也對旗下大豆油和食用調和油的標準價格進行調整,在本已相對較低的價格基礎上又分別下降了約15%和8%,在降價幅度上與金龍魚同步。在此之前,中儲糧金鼎皮品牌價位一直采取的是緊跟策略,并堅持同類產品比其他主要品牌稍低的價格模式。
食用油市場的另一家主要企業中糧集團的降價幅度更大。4月底,福臨門食用油針對受原料價格下降影響較大的豆油、調和油系列產品率先進行降價。降價幅度為豆油降價16%,調和油降價9%。其他油種因為原料波動不大,暫無降價計劃。
除了以上幾大品牌的油種之外,其他品牌如魯花、多力等的花生油和葵花油價格也有微降,食用油市場似乎已經開始掀起跌價潮。
馬文峰指出,食用油市場主要品牌紛紛降價,也是相互之間靠價格來爭奪市場份額的表現。
成本下降是主因
來源:新金融觀察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