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雨雪侵蝕帶來的影響尚未消散,轉而又遭遇“禽流感”,今年以來,玉米市場可謂“命途多舛”。
◎壞天氣惹了禍
與2012年春節后玉米期價強勢上行不同,今年春節后,玉米期貨走出了一輪大幅震蕩行情。
今年2月,玉米1309合約小幅上漲觸及2487元/噸高點后迅速下跌。“受利空因素影響,一季度玉米價格回調幅度較大。”銀河期貨研究員孫禹表示。
農民的惜售心理成為春節后影響玉米期價的原因之一。隨著近幾年產區玉米干糧價格在節后的不斷攀升,賣干糧的意愿在農戶心中越積越深。
中國玉米網副總經理、高級分析師張琪表示,農戶對節后玉米價格抱有較高預期,因此節前售糧意愿不高。此外,去年12月份國家公布政策性收儲指導價格,水分折扣標準按1∶1.65執行,較上年1∶1.5的折扣比提高了9.1%。收儲指導價提高后,不但農戶有些猶豫,更讓很多貿易商望而卻步。在收購初期,市場認為2012至2013糧食年度豐產,市場價格也是越收越低。很多中小型貿易商、烘干塔和深加工企業的正常收購節奏也變相放緩。市場承接主體不多,收儲能力有限也阻礙了農戶的賣糧進度。
“春節過后由于農民集中賣糧,造成玉米期價下挫。”孫禹表示。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