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露天存放的糧垛前,監利縣三洲鎮下梓村李先喜老兩口滿臉焦急,他們這八萬斤余糧至今還沒賣出去。
正值整田育秧、急需資金投入的春耕大忙時節,湖北省監利縣許多種植大戶愁眉不展,去年水稻大豐收,至今還有大量余糧積壓待售,但目前市場價格下跌,企業收購乏力,銷售十分困難。
監利縣是全國水稻生產第一縣,2012年全縣中晚稻面積173.67萬畝、總產量20.19億斤。按歷年測算,全縣需留自用糧8.23億斤,其余11.96億斤為外銷商品糧。去年9月至今年4月,已出售中晚稻10.45億斤,農戶手中還有中晚稻余糧1.51億斤。
去年秋糧上市后,監利縣糧食收購市場活躍,銷售總體順利。今年開春以來,國家及時公布了2013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政策(每市斤1.35元),提高了存糧農戶的心理預期,雖然之后糧價一路下滑,有的農戶仍不愿低價出售;一些加工企業前期收購稻谷出現了積壓和銷售虧損,現在更不敢放量收購,由此形成了“賣糧難”現象。據監利縣糧食局價格監測顯示,去年10月份優質中晚稻平均收購價每市斤(下同)1.45元,目前市場中晚稻收購價格1.32元,比上年10月份下降0.13元,降幅近10%。
三洲鎮下沙村種田大戶胡關羽說,今年碰到了從未有過的余糧難賣問題。去年此時雜交中秈稻能賣到1.4元/斤以上,而眼前稻谷價格已跌破了他的心理底線。倉庫里壓著的30萬斤余糧損耗不斷,春耕備耕又急需投入農資,多方咨詢米廠卻無人來收糧,他坐不住了。
記者采訪時發現,一般農戶都不具備長期儲藏糧食的條件,有的幾萬斤、幾十萬斤糧食堆放在露天,損耗嚴重。辛苦耕作一年的勞動成果不能變現,春耕生產、農資籌備、農民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