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又一場春雨降臨國家糧食核心生產區河南。放眼望去,中原大地一馬平川。1萬畝、5萬畝、10萬畝高標準農田郁郁蔥蔥,最大的已達到26萬畝集中連片。封丘縣俄灣村農民劉東說:“這里過去是‘望天收’,如今成了標準田,一畝多打300斤糧。”
河南是國家的糧倉。糧食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1/10,夏糧占全國的1/4。國家要求,到2020年,河南確保糧食生產能力從1000億斤增加到1300億斤?!秶倚略?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中,河南承擔了155億斤,即占全國1/7的增產任務。但河南全省中低產田6200多萬畝,農業基礎比較薄弱,面臨的農業災害類型多、頻率高、范圍廣。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說,創建高標準糧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打造“糧倉中的糧倉”,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2012年年初,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高標準糧田戰略規劃,要求集中打造6000萬畝平均畝產超噸糧的高標準糧田。通過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將百畝方、千畝方和萬畝方劃定為永久性基本糧田,統一編號,建檔立卡,遙感監測,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一年來,全省完善和新建高標準糧田1743萬畝,占規劃總面積的近三成、當年規劃任務的157%;建成的高標準糧田“百千萬”方內,糧食平均畝產1153公斤,比未建成區內每畝增產293公斤,增幅34%。
高效投入,資金不撒胡椒面
上世紀60年代,封丘縣每年都要吃國家7000萬公斤統銷糧,現在全縣每年還要貢獻出6億公斤糧食。封丘縣委書記李暉說,這主要得益于多年的農業綜合開發和最近推進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為了盡快“點土成金”,農業開發資金搭好臺,各類涉農資金唱好戲,水利、農業、交通、電力等部門各類涉農資金打捆投入。項目實施后,徹底改變了項目區落后的農業生產和交通條件。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