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禁者”晝伏夜出,“黑窩點”四處可尋
“天津一些飯店門口,經常有人掏地溝油。”根據群眾舉報,記者調查發現,非法“掏油者”在一些餐飲地段活動頻繁。
4月9日晚,記者在天津餐館聚集的南市食品街發現,有人正從下水道往外掏油,旁邊停著一輛油跡斑斑的面包車,無視墻上貼著的禁止私掏地溝油的規定,“咫尺之外”的值班室里,值班人員正忙于看電腦。見有人注意,“違禁者”便快步先離開。隨后,在不遠處的“羊上樹”餐廳門口,記者也見到了類似的場景。
知情人介紹,這些“違禁者”每天都會出現,時間很有規律,警惕性很高,一見有人注意便停止活動,相互之間還通風報信。
撈出來的地溝油下一站運往哪里?記者跟蹤“撈油車”發現,這些廚余垃圾進入了天津市郊的一些“加工窩點”。
在天津市外環線附近一片菜地和魚塘旁,幾排低矮棚屋附近垃圾遍地,一個大坑里滿是泛著白沫的油和黑色油渣,陣陣惡臭令人作嘔,兩個人正在用大鍋“煉油”,旁邊飼養著豬、羊等,見有陌生人前來立即鎖門離開。環顧周圍,這樣的“加工窩點”還有四五個。
在北辰區青光鎮一片蔬菜大棚旁,同樣隱藏著一個“黑窩點”。當地菜農告訴記者,這個窩點每天拉來地溝油進行煉制,每隔一兩天就有一輛小卡車把處理好的地溝油拉走。
知情人透露,這樣的非法“加工窩點”在天津大約有四五十個,每個窩點通常只有一兩個人作業,一個月可生產二十桶“地溝油”,每桶滿載是180公斤。
記者調查中發現,這里加工后的廚余垃圾隨意傾倒,嚴重污染當地環境。
非法交易很熱絡,守法企業太冷清
與“黑窩點”生意紅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天津唯一一家具有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資質的公司卻“吃不飽”。
這家名為“天津碧海環保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介紹說,天津登記注冊的餐飲單位近1.5萬家,日產廚余垃圾上千噸,但納入正規收集體系的餐飲單位不到20%。運轉兩年多來,簽訂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協議的大多為中小餐飲單位,日收集量約70噸,還不到處理能力的三分之一。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